蔚来困境:千亿亏损下的手车互联抉择,手车互联新棋局:车企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迷局

本文围绕蔚来汽车当前面临的困境展开,探讨了车企造手机的可行性及手车互联的多种模式。分析了蔚来自造手机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介绍了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手机厂商与车企的合作情况,以及苹果在汽车生态领域的布局不足,最后提出了车企与手机厂商合作的多种可能性和应对策略。

在造车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蔚来历经十年风雨,却已亏损超千亿元。如今,蔚来似乎终于在沉重的压力下有些扛不住了。

3月28日,受低价增发、比亚迪闪充冲击换电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蔚来股价大幅下跌,逼近历史最低点,其市值也随之大幅缩水,如今已不足百亿美元。

蔚来困境:千亿亏损下的手车互联抉择,手车互联新棋局:车企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迷局

在智能汽车时代,手车互联无疑是车企必须重视并做好的关键环节。然而,对于车企来说,亲自涉足手机制造领域,却并非明智之举。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不会仅仅着眼于手机与汽车的互联生态。毕竟,手机的软硬件配置,以及在影像、游戏等高频使用场景下的优化调校,才是决定用户日常使用体验的关键因素。真正愿意花费数千元去购买一台仅能充当「车钥匙」功能手机的消费者,始终只是少数。有人认为可以将其作为备用机当作「车钥匙」使用,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额外携带一台手机,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更何况,手机厂商自身也极为重视手车互联这一领域。例如,日前OPPO宣布其折叠屏手机Find N5支持与仰望U8车机实现互融。

当前,手机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早已成为一片红海。车企贸然入局,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难度极大。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蔚来汽车涉足手机制造,实际上是一种“战略上的浪费”。如今,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公司内部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在第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那么,这种“战术上的节省”举措,能否让蔚来成功实现盈利目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电车通看来,“手车互联”固然重要,但相较于车企自行制造手机,与手机厂商展开合作,共同打造车机互联生态,或许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其实,手机厂商进军汽车领域也并非没有可能。蔚来将苹果作为假想敌,也并非毫无道理。如今,华为鸿蒙智行、小米汽车凭借自身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车企产生了排斥效应。这使得第三方车企与华为、小米手机在实现手车互联时,很难达到真正的无缝体验。

深度参与汽车制造的华为,基于其鸿蒙系统,成功实现了跨端无缝互联。那些以智选车、Hi或零部件模式与华为合作的企业,只要接入鸿蒙生态,就能够实现与华为手机的自由跨端互联。如今,鸿蒙智行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车企,在高端汽车市场声名显赫的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也纷纷加入了鸿蒙智能生态圈,部分车型更是基于鸿蒙系统打造。

蔚来困境:千亿亏损下的手车互联抉择,手车互联新棋局:车企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迷局

vivo也积极与汽车行业展开合作,陆续与大众、长安欧尚、小鹏等车企达成合作协议,为这些车企定制手机车钥匙、车控以及手机智慧座舱等方案。荣耀同样不甘落后,与长安、比亚迪等车企达成合作,联手打造手车互联智慧服务。

作为全球手机行业的霸主,苹果与车企的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CarPlay生态和数字钥匙这两个方面。然而,CarPlay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车机性能相对较弱的时期,iPhone强大的性能以及CarPlay丰富的功能和生态,曾被视为车机的救星。但如今,CarPlay 2.0连续跳票,这使得车企和用户对其逐渐失去了信任。再加上车机性能不断提升,自身生态也日益丰富,对CarPlay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苹果在汽车生态领域的布局短板也愈发明显。尽管目前有许多汽车支持苹果UWB车钥匙,但双方缺乏进一步的深度互联合作。

车企收购手机厂商的案例中,星纪魅族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被星纪时代收购后,得到吉利大力支持的魅族,在手车互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星纪魅族主要为吉利汽车旗下的银河、领克、星瑞等品牌车型提供Flyme Auto和手车互联服务。不过,其业务并不局限于吉利体系,还积极争取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并推出了无界智行开放平台。

蔚来困境:千亿亏损下的手车互联抉择,手车互联新棋局:车企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迷局

荣耀虽然与多家车企达成了合作,并且荣耀车联还支持百度和高德地图的自动巡航功能,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其相关成果并未被广大用户所熟知。

星纪魅族在得到吉利支持后,Flyme Auto迅速得到普及。然而,由于魅族手机的销量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车互联的体验,难以覆盖所有银河、领克车主。

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数据传输互联,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现,车企并不一定需要与手机厂商进行深度合作。但如今,智能汽车已经进入无感时代,追求的是手机与车机能够自动感知、传输数据、调用服务以及执行操作。例如,汽车和手机可以通过UWB技术对车主进行精准定位,当车主到达一定距离时,汽车自动解锁;离开一定距离时,汽车自动锁车;上车后,导航信息能够自动流转到车机等。

这种深层次的手车互联,需要手机厂商与车企进行深度合作。小米、华为在这方面天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优势也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创造了机会。正如蔚来担心苹果发布汽车后自己会陷入被动局面一样,其他与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竞争的车企,可能也会担心华为和小米限制手机与第三方车企的互联功能,或者索要较高的服务费用。

手机与汽车的无缝互联,能够同步增强手机与汽车的产品竞争力,这无疑会给其他手机厂商和车企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对于OPPO、vivo、荣耀等手机厂商以及第三方车企来说,抱团取暖或许是抗衡华为与小米的最佳选择。

蔚来困境:千亿亏损下的手车互联抉择,手车互联新棋局:车企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迷局

考虑到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手机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都较为可观,车企大概率会选择与这些企业同时展开合作,尽可能为各品牌用户提供完善的手车互联体验。如果华为、小米不限制手车互联,对于第三方车企来说,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若是华为、小米限制手车互联,第三方车企则可以联合OPPO、vivo、荣耀等品牌进行抵抗。

至于苹果,仅依靠CarPlay显然无法实现无缝手车互联,而且车企也未必愿意让CarPlay全盘接管所有数据。理想汽车CEO李想就曾明确表示,不会让用户的数据经过第三方服务器。因此,在汽车项目宣告失败后,苹果可能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开放性,加深与车企的合作,以实现无缝互联和本地化适配,为iPhone用户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

本文围绕蔚来汽车亏损、股价低迷的现状,深入探讨了车企造手机的利弊以及手车互联的多种模式和发展趋势。指出车企自造手机面临诸多挑战,而与手机厂商合作打造车机互联生态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同时,分析了华为、小米、苹果等企业在汽车与手机互联领域的布局和优劣势,以及第三方车企和手机厂商应对竞争的策略,为汽车和手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202.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