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沟录像馆到光影之梦:〈倩女幽魂〉的永恒魅力,〈倩女幽魂〉:山沟岁月里的光影惊艳与心灵触动

本文作者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什邡发电厂上班时,在当地录像茶馆观看众多港片的经历,着重讲述了观看《倩女幽魂》的详细过程和深刻感受,包括影片带来的惊艳、主题曲的震撼,以及这部电影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最后提到得知《倩女幽魂》修复版上映,决定去补票重温。

从山沟录像馆到光影之梦:〈倩女幽魂〉的永恒魅力,〈倩女幽魂〉:山沟岁月里的光影惊艳与心灵触动

在电影的浩瀚星河中,“聂小倩与宁采臣”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无数人的记忆天空。而我与他们的邂逅,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是我在什邡发电厂上班的一段独特时光。

彼时,我身处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偏僻山沟。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大把的空闲时间如同潺潺溪流,却找不到合适的出口。当地有位村民叫李莽子,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开了一家录像茶馆。他每天让妹妹乘坐班车到县城租最新的录像带,然后接上那巨大却劣质的音箱。音箱发出的声音尖利且炸裂,仿佛要冲破这寂静的山沟,将远方的精彩世界带到我们眼前。透过那 25 英寸的小小窗口,我们看到了一个色彩绚丽、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尽管这些影像因为录像带的反复使用,变得斑驳甚至残破,但就是这些模糊的画面,激发了我那颗蠢蠢欲动、渴望飞翔的心。也许,我之后几十年的奔波与流浪,都在那时埋下了种子。

在朱家桥村那家简陋的小茶馆里,我比大城市的人们晚了几步,却看了许多港台影视作品。这里面有义薄云天的《英雄本色》,影片中兄弟间的情谊令人动容;有刀光剑影的《新龙门客栈》,江湖的恩怨情仇在刀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有悱恻缠绵的《甜蜜蜜》,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交织成动人的乐章;还有古灵精怪的《最佳拍档》,带来无尽的欢笑与惊喜。港片里但凡能叫得出名字的,一天两到三部,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我几乎看了个遍。在这过程中,好片看了不少,烂片也看得更多。以至于后来我在电视台做排片工作时,仅凭片名、导演及主演,就能大致分辨出片子的质量。

时光如流水,许多记忆就像在远离大海的地方回忆一滴海水,只能涣散成一团笼统的印象。几十年过去了,对于多数港片的观影感受,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混沌成了一片恍惚的记忆,能保持鲜活细节的并不多。然而,总有一些例外,比如前文提到的几部影片,还有那部经典的《倩女幽魂》。至今,当年看到这部片子时的诸多细节,无论是片子内的精彩情节,还是片子外的具体场景,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越来越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那是一个初夏的黄昏,天色清朗,温度宜人。我端着一锅饭菜,一边走一边吃,从厂区慢慢往茶馆走去。天边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把脚边的稻田映得灿烂耀眼,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涌上心头。当我走到茶馆时,看到粉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今日放映,恐怖片,倩女幽魂。

我一向不喜欢恐怖片,这或许是因为我独自一人住在山里的宿舍,而且想象力异常丰富。山区的路灯稀少,半夜还要去空旷而黑暗的公厕,那里的场景与片中那些蛛网缠结、令人毛骨悚然的飘摇灯影营造出的恐怖画面十分相近。所以,我对恐怖片很抵触,看一次,心里就会膈应半个月,总感觉身后的黑暗中有双眼睛盯着自己。但那天,落霞温暖而干净,我又实在无处可去,于是就花 5 毛钱买了杯茶,坐了下来。

录像开场,画面中出现了古寺清灯,一位书生正在夜读,纱帘随风摇曳。就在这时,王祖贤饰演的小倩登场了。那一瞬间,她的惊艳让人瞬间屏住呼吸,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盏欲火摇曳的灯笼,撩拨得人心旌荡漾。然而,在这美丽的光影之下,却隐藏着暗黑中涌动的杀机。有令人胆战心惊的风铃,巨舌如蟒,书生在温柔乡中不知不觉走上了不归路。铃音歇处,灯笼入水,一切浮华都化作半缕轻烟,只留下一声叹息……镜头一气呵成,让人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如坐过山车般体验到从惊艳到暧昧再到后背发凉的感觉,同时也对后面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从山沟录像馆到光影之梦:〈倩女幽魂〉的永恒魅力,〈倩女幽魂〉:山沟岁月里的光影惊艳与心灵触动

这正是《倩女幽魂》的精彩剧照。

就在这时,乐声悠扬地响起,那首占据我最爱歌曲排行榜首位达半生的旋律,就这样撞入了我的生命中,没错,是撞入!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一曲入心,如钻如凿。与它一起撞入我脑海的,还有人头滚滚的乱世,弱肉强食的暴戾市井,蘸了鲜血的馒头,鬼影重重的兰若寺,动辄得咎的落魄文人,被妖魔换了躯壳的文武百官,凄美哀伤的孤魂野鬼,不男不女的暴烈树妖,刚烈如火的燕赤霞与他的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被阳光击散的小倩在空气中吟诵的“只羡鸳鸯不羡仙”,以及她那永远逃不出的黑暗树林……

我对《聊斋》是熟悉的,“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这些名字,我也耳熟能详。在山里那些凄冷寂寞的漫漫长夜,《聊斋》是我不多的枕边读物,它陪我熬过了许多不眠的时光。我常常与那些在寒山野庙里苦读的书生莫名共情,也常羡慕书中那些奇异的爱情和善恶终得报应的畅快。而此时,他们以一种陌生却又鲜活立体的姿态呈现在我眼前,让我顿感强烈的冲击。

从山沟录像馆到光影之梦:〈倩女幽魂〉的永恒魅力,〈倩女幽魂〉:山沟岁月里的光影惊艳与心灵触动

这又是《倩女幽魂》的一张精彩剧照。

之后很多年,我学习传播学,看到要想引起受众的认同,“熟悉”加“意外”是最简单有效的法门,对此我深以为然。熟悉的聊斋故事,加上意外的故事情节和声光特效,就像一把信息烙铁,将这部电影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记忆之中。

我衡量一部电影是否优秀的关键标准,是看过之后的半天里,是否看天地都是一片阳光灿烂。这种体验,在我几十年的观影经历中,有过,但并不多。

可以肯定地说,看《倩女幽魂》的那个夜晚,我有这种感觉。虽然那录像带因为翻录次数太多,噪点粗重,还时不时有褪色感;虽然那劣质的音箱高音尖利,低音沙哑,充满了失真感,但这些都无法影响颜值和状态处于巅峰期的王祖贤与张国荣,以及程小东、徐克、阮继志、奚仲文等电影人一起营造的影像世界。而戴乐民与黄霑合作的主题曲,已成绝唱。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我看到这部电影时,它已面世七年。我更不知道的是,在地球的另一边,《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更具广泛影响力的大片正在火爆热映。但我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天边,有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好东西,正在等待我的眼睛和耳朵去发现,我应该去见识它们。就凭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没有看过的好电影,我也应该离开这个小山沟。

那天晚上,我有一种微醺的感觉,回去时居然忘了拿陪了我多年的饭锅。天上和水田里,星光闪烁,平时聒噪的蛙鸣,听来似乎也有了些韵律。山和树的黑影,也不再像往日那般不怀好意,虽然刚看的录像里有那么恐怖的树怪姥姥和黑山老妖,我反倒觉得一点都不恐惧。我由此也更加认同之前读过的诗句:“心光明,则世界也光明!”那部有那么多暗黑元素的片子,却给了我这样的感觉。它给人带来的,却是美,却是希望。在任何时代,它都能带给人亮光。

几天前,听几位 90 后的小同事讲,《倩女幽魂》修复版上映了,他们问我好不好看。我火力全开大功率推荐她们去看看,并决定自己也去补一张电影票。这不仅仅是为了求一份心安,更是想看一看没有杂音和划痕的《倩女幽魂》,是否更加惊艳美好,是否还能让在这文火慢熬的都市里生活多年的我,重新体会一下 31 年前那个每片树叶背后都结满欣喜的夜晚……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山沟录像茶馆观看港片的经历,着重描述了观看《倩女幽魂》的全过程和内心感受。电影中的精彩情节、动人主题曲以及独特的视听体验,不仅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还激发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让作者感受到电影带来的美和希望。最后得知电影修复版上映,作者决定去重温经典,体现了这部电影跨越时空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432.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