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借新渝交流会契机,多产业携手新加坡共发展

3月27日在重庆来福士举行的“跨越”新渝双边交流会的相关情况,这是渝中区中新项目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活动围绕大健康、绿色和数字化产业等主题展开,渝中区与新加坡在多领域有着深厚合作基础,未来还将在多个产业进一步加强合作。

在3月27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一场意义非凡的“跨越”新渝双边交流会于重庆来福士盛大举行。现场热闹非凡,来自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校友企业家、涉外商协会代表以及重庆本地企业代表,近100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这场交流盛宴。

渝中区借新渝交流会契机,多产业携手新加坡共发展

此次交流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渝中区中新项目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以“大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和数字化产业”为鲜明主题,来自两地政商学界的代表们济济一堂。他们围绕政策协同、投资环境、项目落地等多个关键维度,对中新合作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全景式扫描”,向外界释放出了深化合作的积极且强烈的信号。

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邓光怀在交流会上发表了深刻且富有前瞻性的讲话。他提到:“新加坡和渝中区都是寸土寸金的宝贵之地,都有着开放的风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都是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双方之间的缘分十分深厚。”自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以来,渝中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一直是新方企业来渝投资的首选之地。

从实际的数据来看,渝中的吸引力可见一斑。目前,渝中已累计引进凯德集团等新资企业50余家,这一数量占据了全市的三分之一;落地重庆来福士等中新重点项目30余个,投资金额超56亿美元,占全市的五分之一;累计开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务项目135个,在全市的占比超过了50%。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渝中区在中新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显著成果。

邓光怀还表示,如今的渝中区,正紧紧聚焦“重庆母城、都市极核、品质半岛、首善之区”的总体定位,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这里已经汇聚了千亿规模的现代服务产业和万亿的金融资产,集聚了全部驻渝领事馆、一千余家外资市场主体、28家涉外商协会和经贸促进机构,是重庆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

对于未来的合作,邓光怀充满期待地说:“希望能以新加坡之所长与渝中区之所能,建立新的合作。”展望未来,渝中区将充分发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政策叠加的优势,聚焦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数字经济、大健康、绿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开放园区和项目。

具体来说,渝中将与新加坡携手合作,共同打造重庆来福士国际金融产业园和国际总部企业集聚区。目前,这个综合体已经吸引了马士基、三井物产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同时,渝中今年还将发布一项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着力建设绿色科创体系、培育绿色产业主体、优化绿色空间布局、引育绿色产业人才,与新加坡深化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

在数字化产业方面,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成功接入中新国际数据通道,逐渐形成了以工业软件、区块链、信创产业为核心的“3+X”软件产业发展体系。这里汇聚了重点软信企业23家,规上软信产业营收增速近45%,发展态势十分良好。邓光怀真诚地希望新加坡企业能够来渝中开展数字产业合作,在区块链、工业软件、算力经济、数据跨境等领域碰撞出新的合作机会。

此外,位于渝中区化龙桥片区的重庆陆海国际中心将打造陆海新通道立体产业园。渝中热情地邀请新加坡的国际物流企业、国际货代企业、贸易总部企业、国际经贸组织、贸易纠纷解决机构,以及法律、金融、人力、设计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立体产业园,共同在渝中发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新的商机。

本次“跨越”新渝双边交流会为渝中区和新加坡的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双方在多领域已有良好合作基础,未来将在现代金融、绿色产业、数字产业等多个方面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商机,推动两地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236.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