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述了东昌府区东关民族小学特邀聊城大学文学院教师及吟诵团成员开展古诗词吟诵进校园活动,详细介绍了活动过程及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和感受,展现了此次活动对学生了解和热爱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近日,东昌府区东关民族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学校特邀聊城大学文学院教师董秀梅、王小郴以及聊城大学吟诵团成员走进校园,开展了古诗词吟诵进校园活动。
活动一开始,吟诵团成员就以经典诗文的吟诵范读为此次活动拉开了精彩的帷幕。伴随着悠扬婉转的筝音,那美妙的旋律仿佛带同学们穿越时空。同学们沉醉在“天门中断楚江开”的磅礴气势以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秀丽景致所构成的韵律之中,不由自主地跟着吟诵团成员模仿起来,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
随后,聊城大学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副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普通话吟诵星火培训师、聊城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吟诵专业委员会主任董秀梅老师闪亮登场。她以孩子们耳熟能详的《静夜思》作为切入点,在趣味互动的过程中,向学生解析古诗词吟诵的核心法则。董老师亲自带领学生,让他们手打着声调、脚踏着韵律,去用心体会诗句中“举头望月”时那绵长悠远的意境,以及“低头思乡”时那深沉顿挫的情感,成功地让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的实践。
董老师循循善诱,她引导学生先从简单易懂的童谣入手,再逐步过渡到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她一步步教导孩子们用吟唱的方式去感知诗词中的情感,使得古韵与童声在交织碰撞中创造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同学们都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整个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课后,在场的同学们兴奋地分享感受,有同学激动地说:“原来古诗可以‘唱’出来!我好像听见李白在和我对话!”东关民族小学教学负责人李璐表示:“大学与小学的联动,不仅丰富了课程形式,更让学生了解到古诗词吟诵之美,在于音律中的感怀。”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东关学子今后必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探索诗词之趣,尽情享受吟诵之美,将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弘扬下去。
东昌府区东关民族小学举办古诗词吟诵进校园活动,通过吟诵团范读、董秀梅老师解析法则等环节,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展现了大学与小学联动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吟诵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