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清代诗人蔡云关于花朝节为花神祝寿踏春的习俗引入,探讨了代表性时花,着重描写了西湖太子湾的郁金香。作者分享了在不同场景下观赏郁金香的独特感受,对比不同时期郁金香的变化,还表达了对单独花朵神韵的喜爱。最后提到随着春天进程,其他花卉将登场,而郁金香自在绽放,不追逐花神之名。
在花的世界里,每一个时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一同走进那充满诗意与浪漫的花朝春日。
清代有一位来自绍兴的著名诗人蔡云,他可是清代浙西派诗的代表人物呢。他曾留下这样美妙的诗句:“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在古代,为花神祝寿并借此机会外出踏春,可是传统的民间习俗。在花朝节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人们怀着对花的喜爱与敬意,走出家门,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那五彩斑斓的花海。
说起花,大家或许会好奇,哪些花可以归入十二种代表性的时花呢?一般来说,有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花、荷花、玉簪花、桂花、兰花、菊花、山茶花、水仙花。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极大,就算同在江南地区,苏州和杭州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每个地方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的花作为花神的代表,而为这些花代言的神也各有特色。
花的世界也在与时俱进,在变迁中此消彼长。如今的西湖,名花有了许多新宠。曾经并不起眼的郁金香,如今异军突起。在春日赏花的时节,太子湾的郁金香已然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它就像一位没有元帅衔的神武将军,默默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
观赏太子湾的郁金香,不同的场景下,它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花容月貌。晴天时,阳光洒在花瓣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雨天时,雨滴落在花朵上,宛如晶莹的珍珠;阴天时,它在柔和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温婉;夜色中,它在朦胧的月色下增添了几分神秘;拂晓时,带着清晨的露珠,清新而娇艳;日照下,花瓣舒展,尽显生机。而且,每个人看花的心情也大不相同。我决定颠覆一下前些年的认知,去感受这份熟悉而又陌生的美。
和我一样,一批批游人从的士上下来,大多是结伴而来,还有不少操着外省口音的朋友,他们都直奔主入口而去。按照旺季景区管理的规定,八点前游人相对较少,入园不需要预约,南山路行车也没有严格的流量管控。所以大家都想趁着人潮还未汹涌之时,早早来一睹郁金香的风采。
此刻,在偏暗淡的背景下,郁金香小主们不施一点粉黛,正以素颜示于我。我格外喜欢这个光影下的花景,这是以前许多次都未曾欣赏过的。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市长苏东坡的一句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虽然他说的是海棠花,但眼前这准“夜色”中的郁金香,的确有着这样的意境,仿佛也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我比较着三周之前在同机位拍摄到的画面,那时的郁金香就像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少女,青涩而可爱;如今,它已长成了卷上珠帘总不如的仪态万方的大小姐。从它的变化中,我分明感受到了春光正像急行军似的快速推进,同时也感叹不同光影下的赏花体验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我特别喜欢长于溪流边的花丛,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清澈的水中,岸上有多少朵花,水中就有多少朵花影。水中的花比岸上的更水灵更有仙气,仿佛是花的精灵在水中嬉戏。
前几年,我喜欢观赏花景大场面,今年似乎更喜欢观察一朵朵单独的花。看着它们跃然于墨绿色的草地上,对比度特别强烈,这时才将它们看得真真切切。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神韵,每一朵都在努力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压根儿也没打算在春风里滥竽充数。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时间过得飞快,再过几天转眼便是春分。杭城入春仅仅过了不到十天,但春天的列车正风驰电掣而来。樱花、桃花、海棠花等都将重彩登场,而郁金香就像是春天的编剧将之作为扉页的那一朵。有人说:如果再评江南十二花神,郁金香可能会独领群芳占据榜首。
但是,生为太子湾的春花,郁金香也许早已淡忘了作为花神的梦想。它只是自在任性地开在春风里,开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这才不枉来春天走一遭。
本文从花朝节习俗和传统代表性时花引入,重点描绘了太子湾郁金香在不同场景下的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郁金香的变化,展现了春光的快速推进。作者从喜欢花景大场面到关注单独花朵的神韵,体现了对花认识的转变。最后提到随着春天进程,其他花卉将登场,而郁金香自在绽放,传达出一种不追逐虚名、自在生活的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