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话剧《谁在敲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亮相,该剧自重庆首演后便备受关注。在世界戏剧日当天,剧组举办艺术分享会,主创与观众交流,随后还开展舞台导览活动,让观众有了独特的体验。
在3月27日的夜晚,一场精彩绝伦的话剧盛宴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盛大开启,话剧《谁在敲门》正式亮相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这部舞台作品改编自四川作家罗伟章的同名小说,自3月16日于重庆进行首场演出以来,就如同在戏剧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与关注,更是被赞誉有加,被称为“现代乡土社会的精神史诗”。此剧是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携手共同出品的精心之作。
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这一天恰好是世界戏剧日。为了能够进一步拉近观众与戏剧艺术之间的距离,剧组特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分享会。在这场分享会上,小说原作者罗伟章、导演王筱頔、灯光设计师邢辛,以及主演王弋、李淼、李成龙、姚东伯等一众主创人员纷纷来到现场,与观众们进行了深入而亲切的对话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罗伟章满怀深情地分享了自己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源泉,以及内心深处浓厚的乡土情结。他坦诚地表示,小说中角色的原型都来源于自己对川东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导演王筱頔则以“细节真实与诗意表达”为核心关键词,深入剖析了采用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创作的初衷和理念。而演员们更是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比如王弋谈到了自己在诠释“长姐如母”这一角色时的独特心得和体会;李淼为了能够更好地塑造角色,不惜增肥,他背后的这个故事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李成龙也坦言,自己在饰演“许春明”这一桥梁人物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活动现场
在随后举办的舞台导览活动中,剧中“许成祥”的扮演者姚东伯化身为专业的向导,带领着观众们走进了那个1:1完美还原的川东北老屋实景。观众们轻轻地抚摸着那仿古的石板,仔细地观赏着穿斗式木构建筑的精巧结构,无不惊叹于簸箕、条凳等传统农具所蕴含的岁月质感。而最让观众们难以忘怀的当属互动环节,十位幸运的观众有幸踏上舞台,在姚东伯的悉心指引下,近距离地触摸舞台上的每一处细节,仿佛瞬间就“穿越”到了剧中的燕儿坡村坝。有观众不禁感慨道:“连木头的味道都像极了老家的堂屋!”
本文围绕话剧《谁在敲门》在成都的亮相展开,介绍了该剧的背景及首演后的反响。世界戏剧日当天剧组举办的艺术分享会,让观众了解到主创们的创作故事。舞台导览活动更是让观众有了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到了剧中川东北乡村的独特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