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情况,介绍了在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取得的积极成效,包括疫情控制、研究成果等,也提及了当前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面临的防治挑战及后续应对措施。
在3月28日,从相关渠道传来了关于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好消息。数据表明,我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治领域取得了积极且显著的成效。具体来看,我国甲肝疫情一直持续稳定地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流行率也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其中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更是降至0.3%,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所提出的防控目标。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是记者在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了解到的。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夏刚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进程。目前,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感染者的治疗效果也在稳步提升,全社会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
在肝病研究领域,我国也积极推动多元合作,为全球乙肝治愈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高志良表示,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实现慢性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达到33.8%,这一成绩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强调:“肝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携手合作。”近年来,各地都加强了跨部门协作,积极开展各项加速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行动。据悉,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医院为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协作的综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扩大筛查覆盖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患者依从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侯金林介绍,为了提升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该医院积极推进院内筛查和转诊联动机制,不断提高院内筛查能力,确保乙肝、丙肝感染者能够及时确诊并进入治疗流程。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较大挑战。存量的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基数庞大,诊断发现和治疗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夏刚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预防接种、母婴阻断、血液安全管理等工作,并加强检测筛查力度、早期诊断以及规范治疗管理等,动员全社会和全民参与,促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预防、干预、治疗、管理的有机结合。
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如甲肝疫情控制、乙肝相关指标改善等,同时介绍了我国在肝病研究和防治行动中的成果。但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仍面临防治挑战,后续需强化多方面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总体而言,我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治上有进展,但仍需持续努力应对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