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驻新场村的唐成永,在驻村期间积极履行职责,不仅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还借助学院资源帮助村里销售农特产品,为新场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唐成永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自唐成永从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来到新场村驻村后,他便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迅速融入了这个新环境。他把自己当作一名“小学生”,怀揣着对驻村工作的热忱和对村民的责任感,开启了忙碌而充实的驻村生活。
白天,唐成永总是跟在村里经验丰富的“前辈”身后,虚心地向他们讨教驻村的宝贵经验。他深知,只有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村里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于是,他积极跟着“前辈”们入户走访,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认真倾听村民们的心声,详细记录下他们的困难和诉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对村情民意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到了晚上,当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稍作休息时,唐成永又开始组织召开群众会。在会上,他与村民们亲切交流,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认真听取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他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让自己对村里的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眼里有活。
在这600多个日日夜夜中,唐成永带领着驻村工作队不辞辛劳地走遍了全村29个村民组,对1170户村民进行了“敲门家访”。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新场村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成为了村里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此外,唐成永还组织召开了群众会、小组会、“院坝协商会”等50余次,为村里的发展凝聚了广泛的共识和力量。
唐成永带领群众在贵州航天职院销售新场村农特产品
新场村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但长期以来却面临着“缺销路”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成永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借助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为村里的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
在航天职院的操场上,唐成永变身成为村里产品的“推销员”。他站在人群中,大声吆喝着:“我们的产品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谁买谁满意!”“产品不满意,七天可退换!”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热情,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
除了线下的农特产品分享会,唐成永还积极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宣传新场村的特色农产品。他亲自担任主播,详细介绍每一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解答观众的疑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唐成永成功地将新场村的大米、柚子、菜籽油、炒米糖等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了销售额57万元的佳绩。他的努力不仅让新场村的农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也将新场村的“味道”带出了乡村,带进了市区。
唐成永在新场村的驻村经历,他以“小学生”的姿态深入了解村情民意,通过600多天的努力完成了全村的“敲门家访”并组织多次会议。同时,他积极解决新场村农特产品“缺销路”问题,借助学院资源实现了农产品的销售,为新场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