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扩围引发连锁反应,钢铁水泥铝行业绿色技术投资新热潮来袭 全国碳市场扩围:钢铁水泥铝行业迎转型新挑战与机遇

本文围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展开,介绍了相关工作方案,阐述了扩围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影响,包括配额分配、关键转型节点以及催生的绿色技术投资新风口等内容。

在我国加快建设更有效、更具活力且更有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进程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成为了一项关键举措。3 月 26 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的工作正式迈入实施阶段。

钢铁、水泥、铝冶炼这三大行业在我国碳排放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达 30 亿吨,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超过 20%。此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围,意义重大。预计将新增 1500 家重点排放单位,市场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占比将提升至 60%以上。

碳市场扩围引发连锁反应,钢铁水泥铝行业绿色技术投资新热潮来袭 全国碳市场扩围:钢铁水泥铝行业迎转型新挑战与机遇图/IC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将成为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关键转型节点。《方案》中对于年度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有着明确的规划。在启动实施阶段,2024 年度的配额分配量与企业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量相等。到了 2025 年度和 2026 年度,配额将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思路进行分配。而在深化完善阶段,将对标行业先进水平来优化配额分配方法,以此推动单位产品产量(产出)的碳排放持续下降。

这种配额分配方式有着诸多积极意义。对于企业而言,在首个履约年不会面临显性碳成本,无需支付额外的履约成本。这有助于企业在碳市场中实现平稳过渡,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碳市场的规则和运作机制,避免给行业带来过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后续逐步收紧配额、推动企业减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更深层次来看,2025 年对于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 2025 和 2026 年度,各行业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将与产能产出挂钩,从而合理确定配额盈缺率。如果企业的碳排放强度低于设定的基准线,那么它将有可能获得额外的配额盈余;反之,如果碳排放强度高于基准线,企业则可能会面临配额短缺的问题,需要支付额外的履约成本。

随着碳市场的首次扩围,对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企业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碳市场的扩围使得高碳排企业的履约成本增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碳排放管理策略。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催生出了绿色技术投资的新风口。

在钢铁行业,企业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小型高炉 – 转炉可以向大型高炉 – 转炉升级,优先利用高品质原料,从而降低长流程钢铁生产的碳排放强度。也可以通过电炉加废钢的方式替代长流程炼钢。此外,氢气直接还原炼钢技术也成为了新的探索方向,国内宝武、河钢、酒钢等钢铁企业已经率先开展了绿氢炼钢的探索试点。

水泥行业也在积极寻求绿色转型之路。首先是使用低碳原料,然后开发低碳水泥熟料技术,生产低碳水泥复合材料。在燃料方面,中短期主要使用固体废物燃料、生物质燃料等,中远期将考虑氢能、绿电等作为替代燃料。据预测,在燃料替代技术路径情景下,水泥行业整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 1.2 亿吨。

铝冶炼行业同样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碳排放。推进节能技术、节能设备的应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利用,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项目得以落地。大幅度提高再生铝生产能力,提高再生铝比例,例如选择沿海和水电丰富的绿色能源地区进行铝产业布局,降低物流运输和金属重熔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积极发展零碳技术,如无废冶金、高效超低能耗铝电解槽、惰性阳极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这一举措,包括行业碳排放现状、配额分配方式、关键转型节点以及扩围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强调了 2025 年对于这些行业的转型重要性,以及碳市场扩围在增加企业履约成本的同时,也催生了绿色技术投资的新机遇,为相关行业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771.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