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聊城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展开,介绍了随着群众健身需求增长,2024年市教育体育局在场地设施供给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体育公园建设、基础场地设施建设等,还提及了2025年在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上的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也显著增强。如今,全民健身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逐渐演变成社会热潮,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常态。相应地,群众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024年,市教育体育局将目光聚焦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这一关键问题,致力于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体育运动带给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体育公园建设迎来新突破。2024年,聊城东昌府区、茌平区、东阿县分别新建成1个体育公园,度假区也新建了1处青少年时尚体育公园。回顾“十四五”期间,聊城累计建成7个体育公园,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享受运动的好去处。
体育场地设施基础性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聊城主城区,新建了1处智能健身驿站和1条智慧化健康步道,同时增建了笼式多功能运动场、乒乓球场、篮球场和百姓健身房等体育场地设施。在全市的街道社区、乡镇农村,新建了300余套全民健身路径,新增各类全民健身器材3500余件,让健身的氛围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此外,还开展了“国球双进”行动。积极推动乒乓球设施进公园、社区,为全市近30个公园、社区配建了200余张乒乓球台,让乒乓球这一全民运动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月18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聊城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增进民生福祉专场。市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张怀发表示,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市教育体育局将积极持续推动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
一方面,会充分利用城区“金角银边”、街角绿地等空间,合理配建匹克球、乒乓球和笼式篮球、足球等体育场地设施。同时,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器材巡查巡检机制,从源头上确保设施、器材的使用安全,让市民能够安心健身。
另一方面,推动“齐鲁步道”聊城境内黄河生态步道和运河文化步道建设,将自然风光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打造别具一格的体育运动新空间。
还会提升全市14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智慧化服务水平,提供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场馆的在线预约、报名等智能化的便民健身服务,有效破解“场地难寻”的痛点。
另外,培育具有示范作用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更多具备条件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拓展全民健身的场地资源。
聊城市顺应群众健身需求,2024年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上成果丰硕,包括体育公园、基础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市教育体育局也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的规划,旨在持续提升群众健身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