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退役军人琚安宁因车祸去世后,家属捐献其器官让6名患者重获新生,受捐者或家属发来感谢信表达感激,同时琚安宁的事迹在当地引发积极影响的暖心故事。
3月27日,浙江龙游县龙洲街道官潭村沐浴在春日的温暖之中。走进器官捐献者琚安宁家的小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在屋子里,琚安宁的照片被庄重地安放在客厅正中央的案台上。照片中的他,眼神坚定而温和,仿佛还在守护着这个家。此时,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为琚安宁的家属缓缓念着来自器官受捐者的信。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深的谢意,如同一股暖流,却又带着一丝酸涩,让家属们不禁泪目。
时光回溯到3月11日,年仅37岁的退役军人琚安宁,这位曾在军营中挥洒热血、保家卫国的勇士,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巨大的悲痛面前,琚安宁的家属们做出了一个无比伟大而艰难的决定——捐献他的器官。
当天深夜,在龙游县人民医院里,一场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器官捐献手术顺利进行。琚安宁的肝脏、肾脏与角膜,如同生命的火种,为6名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患者带去了新生和希望。
两封感谢信、两段音频,它们皆来自不同的受捐者或其家属。这4位幸运的患者中,有出生仅几个月就被先天性胆道闭锁折磨的患儿,小小的生命还未完全绽放,就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有肾衰竭透析多年的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备受煎熬;还有生命垂危的肝硬化患者,每一次呼吸都仿佛是在与死神赛跑。在接受器官移植之前,他们的生命之光随时都可能熄灭。
然而,如今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带着琚安宁这份无私的大爱,他们继续书写着各自的人生故事。在来信中,那个曾经命悬一线的婴儿正在逐渐康复,粉嫩的小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年轻的肾衰竭患者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肝硬化患者也终于能继续陪伴孩子成长,家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每当我看到阳光洒在窗台,感受微风拂过脸颊,品尝到美食的滋味,我都知道,这是你们赐予我的美好……”受捐者在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字里行间满是对琚安宁及其家属的感恩。
“如今,孩子的身体正在逐渐康复,总胆红素从接近200逐渐下降至正常值,皮肤和眼睛越发白嫩,体重也一天一天涨了,每当看到他天真无邪的笑容,我们都会想起您和您的家人……”患儿家属的信中,既有对孩子康复的欣喜,也有对这份大爱的无尽感激。
“我难以想象你们正在经历怎样的痛苦,又是什么力量让你们作出如此伟大的决定。我的亲人,因为你们的决定,正在一天天变好……”受捐者家属的话语,充满了对琚安宁家属的敬意和感激。
字字珠玑,感人至深。琚安宁的妻子陈琴忍不住掩面哭泣,她两岁的儿子拉着她的手,奶声奶气地叫着“妈妈”。而手机那边,受捐者的妻子发来的音频里,也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喊“妈妈”。这一刻,两个素未谋面的家庭,因为一个大爱的决定,跨越了生死的界限,产生了生命的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琚安宁的大爱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在龙游当地持续引发了暖心回响。3月13日,该县又成功完成一例器官捐献,捐献者家属坦言:“正是琚安宁的事迹让我们明白了生命延续的意义。”而据龙游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反映,近期咨询器官(遗体)捐献事宜的人也明显增多。
本文通过讲述37岁退役军人琚安宁因车祸去世后家属捐献其器官,使6名患者重获新生,受捐者及家属表达感激,展现了琚安宁一家的无私大爱和奉献精神。同时,琚安宁的事迹在当地引发积极影响,更多人开始关注和考虑器官捐献,传递了生命延续和爱的正能量。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