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投资中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问题展开,介绍了公募FOF尤其是养老FOF的投资优势,着重对工银瑞信的基金经理徐心远进行探究,分析其投资风格、策略及管理产品情况,并给出相关产品数据和风险提示。
在投资领域,追求更高的收益是众多投资者的普遍愿望,这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高收益往往与高风险如影随形。特别是在当下,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股市行情震荡加剧,投资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与此同时,人性中又有着求稳的一面,大多数人内心深处是非常厌恶风险的。在这样的矛盾下,如何在投资中做到稳中求进,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就成了投资者们长久以来一直想要破解的难题。
公募FOF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通过投资多只基金,能够有效地分散单一基金所带来的风险,是一种稳健且多样化的投资方式。而养老FOF作为其中的特殊类别,是专门针对养老资金的需求而设计的,对资金的稳健增值有着更高的要求,堪称稳中求进投资实践的典型样本。
为了寻找更优质的养老FOF产品,我对之前纳入自选的19只目标日期为2050和2055的养老FOF(A类份额)进行了详细梳理。这两类目标日期的FOF含权量相对较高,更适合那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进行配置。我查看了它们近一年的回报数据,发现有五只养老FOF的回报超过了10%,它们分别来自工银、广发、英大和南方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
经过仔细对比,我发现排名第一的工银养老2055A和排名第五的工银养老2050A都由同一位基金经理徐心远管理。出于好奇,我进一步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徐心远管理时间更长的一只固收+FOF——工银价值稳健业绩也相当不错。根据最新的银河排名,截至2月28日,工银价值稳健近12个月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4/75。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徐心远实力的体现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对徐心远展开了一番深入探究。
01 专户量化研究员出身,自带稳健投资基因
当我们看到一只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时,首先会思考这样的业绩是不是通过激进的投资风格取得的。因为激进风格的投资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波动,在选择基金时通常应避免。
查看徐心远的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他本硕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6年,他加入工银瑞信,成为专户投资部的量化研究员。
这里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其一,专户投资通常以绝对收益为导向,徐心远作为专户研究员的经历,使他更容易培养出稳健的投资思维。其二,量化或量化辅助决策是基于数据和模型的,相比单纯依靠主观决策,受市场情绪的影响更小。因此,徐心远的量化研究员经历对其投资的稳健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这只是基于他的履历所做的合理推测,徐心远的投资风格是否真的稳健,还需要通过观察他的投资实践来验证。
02 量化基础上进行动态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多元分散,战术资产配置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环境
深入研究徐心远的投资框架,我们可以发现量化理念和量化工具贯穿了他的研究和投资过程。分散化配置和动态调整的策略,进一步体现了他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在进行战略资产配置时,徐心远注重充分分散化,使产品的持仓具有多样化的收益来源。特别是在风险资产内部,他通过权益、QDII、商品等三个维度的操作,实现了组合的充分分散,提升了风险收益比。
在战术资产配置方面,徐心远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合理匹配不同的资产类别。他兼顾行业、风格和策略配置,并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持仓。在市场相对低位时,他会加仓以获取更多收益;在市场相对高位时,他则会适当控制风险,有效降低组合的波动。例如,在2024年二季度,他增配了港股互联网、高股息资产及美股医药板块,同时减持了部分A股成长股;在2024年四季度,他利用市场震荡的机会,在相对低位提升了权益仓位,这些操作都为组合带来了正向贡献。
在具体选择配置标的时,徐心远还会注重选择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的资产,以减少调仓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03 基金研究和精选不局限于指数基金,同时致力于筛选具有持续alpha能力的主动基金
对于FOF投资来说,即使有了优秀的资产配置理念和框架,底层资产——基金的研究和精选仍然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FOF的业绩表现和持续性。
观察徐心远管理的几只FOF持仓基金,我们可以发现行业指数基金、策略指数(Smart Beta)基金和主动基金都是常见的配置。
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的配置是基于行业的景气波动,策略或风格指数基金的配置逻辑则是风格轮动。而主动基金则是那些短期回撤控制较好、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并且持仓通常较为分散,不会过度押注某一个赛道。
徐心远对主动基金的筛选逻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通常会将基金经理的业绩简单地归结为市场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徐心远认为应该将其理解为市场收益+某个特定beta+超额收益。这个特定beta可能是行业、风格,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投资策略。我们常说某只基金的alpha持续性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基金背后的特定beta持续性不强。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徐心远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认识不同主动基金的beta,从而筛选出具有持续alpha能力的基金。
此外,他还善于捕捉一些偏定量的投资或套利机会,如ETF折溢价套利等。虽然这些机会看似微小,但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也能为组合收益增添一份助力。
04 聚焦养老FOF和固收+FOF管理,用稳健方式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养老FOF的核心诉求是实现资金的稳健增值,而徐心远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在徐心远管理的产品中,工银养老2050A和工银养老2055A被定位为适合90后养老需求的目标日期养老FOF。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只基金的权益资产占比会逐步降低,越临近目标日期,投资风格越稳健,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非常适合那些投资知识匮乏且无暇打理养老投资的投资者。
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则是一款固收+FOF产品,适合临近退休的投资者或者稳健型投资者作为底仓进行配置。
数据说明:
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成立于2021年11月9日。徐心远自2021年12月1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2年 – 2024年度以及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34%、-1.72%、4.95%、2.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71%、3.23%、8.30%、13.7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22年 – 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季报,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截至2024年末。同类排名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2月28日,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近12个月居同类4/75,同类基金指基金中基金(FOF)-混合型FOF-混合型FOF(权益资产0 – 30%)(A类)。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会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无法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能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名称中含有“养老”字样,并不代表有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会发生亏损。本基金作为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型基金中基金。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先阐述了投资中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关系以及公募FOF和养老FOF的投资优势,接着通过对工银养老FOF产品的分析引出基金经理徐心远。深入探究其投资风格、策略,包括稳健投资基因、动态资产配置、基金精选逻辑等,还介绍了他管理的适合不同投资者的产品及相关数据,最后给出风险提示。整体展现了徐心远在养老FOF和固收+FOF管理方面的稳健投资能力和策略。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