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唱响〈胡笳十八拍〉,在“上海之春”释放千年情感

歌唱家龚琳娜携手多位演奏家在“上海之春”舞台上演绎全本琴歌《胡笳十八拍》,再现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史诗人生。文章还讲述了龚琳娜与《胡笳十八拍》的渊源、排练过程以及她对这部作品的深刻感悟。

昨晚,在“上海之春”的璀璨舞台上,也就是东方艺术中心的绚丽空间里,歌唱家龚琳娜与古琴演奏家林晨、笛箫演奏家王华、笙演奏家聂云雷、打击乐演奏家李尚一同登场。他们以全本琴歌《胡笳十八拍》,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再现了东汉才女蔡文姬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人生。这绝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更像是一座跨越千年时光的桥梁,让观众们与古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龚琳娜曾深情地说:“能唱《胡笳十八拍》,我此生无憾。”

龚琳娜唱响〈胡笳十八拍〉,在“上海之春”释放千年情感

演出照(茅新麟 摄)

龚琳娜与《胡笳十八拍》的缘分,要追溯到十多年前。那时,在德国的深山之中,她与学者、古琴演奏家林晨,箫演奏家王华一起录制琴家吴文光为其量身定制的琴歌《弦歌清韵》。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龚琳娜初次知晓了《胡笳十八拍》。不过,她回忆道:“但那时我根本唱不了。我虽然可以升调,但会丢失低吟浅唱的味道。这是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的故事,内涵深刻,如果没有内心的共鸣,唱不出那种复杂的情感。”

龚琳娜唱响〈胡笳十八拍〉,在“上海之春”释放千年情感

林晨和龚琳娜逐句打磨,力求人琴合一

龚琳娜分享道:“我们从《胡笳》第一拍起唱,谱子都是自己手抄。在这个漫长而又充满意义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达到了一种琴、歌者与操琴者完美合一的奇妙状态。”《胡笳十八拍》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如果仅仅只有人声和古琴声,音乐的表现力就会略显单薄。于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音乐中加入不同的乐器元素。比如加入打击乐,那激昂的节奏仿佛能让人们亲眼目睹战争的激烈场面;用笙来演奏,实现了铿锵有力的音乐表达;用箫和笛的悠扬旋律,再现了烽烟弥漫的古代场景。

龚琳娜唱响〈胡笳十八拍〉,在“上海之春”释放千年情感

唱琴歌,唱情歌

岁月是一位神奇的雕刻家,它带来了沧桑,同时也带来了宝贵的感悟。龚琳娜感慨地说:“蔡文姬的故事和深邃的情感必须得熬到一定年岁才唱得了。”《胡笳十八拍》的演绎对龚琳娜有着诸多启发,十八个乐章的曲调看似简单重复,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变化,让人回味无穷。在舞台上,龚琳娜浅唱低吟,将蔡文姬在战乱中被掳的悲苦、重返故土的欣喜以及辞别骨肉的伤痛,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情感细腻而极富张力。她还说道:“每场演出都是与蔡文姬的灵魂共振。要真正把《胡笳十八拍》唱到骨子里,就不是唱谱、唱声,而是要唱情。”

龚琳娜在“上海之春”舞台上携手多位演奏家演绎全本琴歌《胡笳十八拍》,再现蔡文姬的史诗人生。介绍了她与该作品的相遇渊源、排练时的努力与创新,以及岁月沉淀后她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精彩演绎,强调了要通过唱情来展现《胡笳十八拍》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436.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