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近期股市动态,涵盖了证监会对IPO战略配售限售股份的规定,A股和港股可能受欧美股市影响的走势,海通证券对短期市场行情的分析,以及指数调整、沪指下跌等情况,并对市场后续走向进行了一定探讨。
一、证监会重磅发声,明确对IPO战略配售的限售股份作出禁止规定。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它彻底封堵了那些企图通过转融通来变相减持限售股的不良心思。在以往,部分限售股持有者试图利用转融通的方式,绕过限售期限制进行减持,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对股价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而此次证监会的新规,有效减少了市场上短期抛售的压力。
从市场层面来看,这对于新股上市后的股价波动起到了显著的稳定作用。新股上市往往伴随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限售股的变相减持会加剧这种波动,给中小投资者带来较大的风险。新规实施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同时,这一举措还吸引了长线资金进入优先配售的队伍。长线资金更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投资,它们的入场使得增量资金进入市场的节奏变得更加平稳,有助于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尽管当前指数仍处于磨底阶段,但像这样具有实质性的改革举措若能多次推出,A股的生态环境必将逐步改善。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工具箱里不断有新的招数出台,这无疑增强了五月线支撑的底气。只要投资者能够熬过这段市场的震荡期,未来的市场行情值得期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股和港股明天可能会受到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而出现低开的情况。然而,低开之后,银行板块有可能发挥支撑作用,带动市场走出低开高走的行情。但如果仅仅依靠银行板块的拉动,而市场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那么其他板块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所以,明天市场要想有较好的表现,必须依靠放量拉升。否则,大盘有可能启动主跌浪。
二、海通证券近期发布分析报告指出,短期市场行情的波动可能会增多。随着4月的临近,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上市公司一季报也即将进入集中披露期,市场马上就要进入基本面验证期。
从宏观高频数据来看,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较为平稳。在消费、汽车以及资源品等领域,还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亮点。例如,消费领域在节假日等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消费品类的销售情况良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资源品市场则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部分资源品价格有所上涨。
再看工业企业利润方面,整体增速降幅有所收窄,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依然较大。汽车、船舶等装备制造行业,以及有色行业表现较为出色。从盈利一致预期来看,年初到现在全A的预期基本持平,不过非银、有色、部分科技以及制造领域的业绩预期还得到了上调。这表明这些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基于此,海通证券建议投资者在震荡期间可关注红利板块。红利板块通常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高的股息率,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收益保障。
三、近期市场指数震荡走弱,两市成交继续萎缩,已经跌至1.1万亿。在连续调整之后,下周市场存在较强的反弹预期。目前市场氛围和短线情绪都处于低位,两市总成交接近地量水平。然而,市场何时出现反弹,还需要等待右侧机会的出现,即市场明确给出反弹信号。
本周指数整体表现较为疲软,若要实现直接拉升,需要具备两个关键条件。一是要有强大的市场信心作为支撑,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走势要有积极的预期,才会愿意加大投资力度;二是成交量必须同步放大,只有足够的成交量才能推动指数上涨。而且,即便指数出现拉升,后续还需要等待回踩确认这一环节,才能进一步明确走势的有效性。回踩确认可以检验市场的支撑力度和投资者的承接意愿,如果回踩过程中市场表现稳定,那么后续上涨的可能性就更大。
四、沪指今日缩量下跌0.67%,两市下跌个股超过4300只,化工、深海科技等热门概念全线重挫。指数继续缩量调整,盘中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这表明当前市场做多情绪受到退潮情绪的严重影响,投资者做多意愿不强,大多处于等待抄底的状态。
目前来看,指数在这个位置抄底资金没有明显的进场欲望,空头也没有进一步砸盘的动力,市场倾向于空头衰竭点。但多头同样缺乏进攻欲望,盘中即使出现反弹,大概率也会冲高回落。后面如果市场能够出现一个像样的回调,特别是能够放量杀出恐慌盘,这基本可以视为市场见底的征兆。
需要提醒广大投资者的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我们应该做时间的朋友,享受价值投资带来的收获。对于近期股市的走势,欢迎读者在下方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本文综合分析了近期股市的多方面情况,包括证监会新规对市场的积极影响、A股和港股可能受欧美股市影响的走势、海通证券对短期行情的观点,以及指数调整和沪指下跌等现状。虽然当前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和潜在机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