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加沙:是军事行动还是政治博弈?

本文聚焦当地时间18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一事件,深入剖析以色列恢复军事行动的原因,包括以打施压促谈判、受国内政治形势影响以及受美国鼓动等,还探讨了加沙战火是否会全面重燃、局势是否会升级等问题。

以色列空袭加沙:是军事行动还是政治博弈?

以色列空袭加沙:是军事行动还是政治博弈?

当凌晨的宁静笼罩着加沙地带上空,那短暂且来之不易的平静,却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无情地打破。

当地时间3月18日,以色列军队悍然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目标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一场残酷的空袭,如同一场灾难风暴,已经造成了超过400人死亡的悲剧。

此次18日的空袭,被外界视为自1月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军对加沙地带发起的最为猛烈的袭击。哈马斯方面愤怒地宣称,以色列的这一行为等同于推翻了停火协议。

人们不禁要问,以色列为何要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呢?而加沙地带的战火,是否会全面重燃,让这片土地再次陷入无尽的深渊?

以打施压:促谈与人质之困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一份声明中冷酷地表示:“今晚我们重返加沙战斗。”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数十架以军战机如同恶魔一般,对整个加沙地带的数十处目标展开了疯狂的空袭。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正值斋月期间,当空袭降临的时候,许多加沙民众正在黎明前享用“封斋饭”,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原本宁静的时刻会被战火打破。

那么,以色列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空袭呢?以色列方面将责任归咎于哈马斯,声称哈马斯拒绝了美国等调解方提出的所有建议,并且拒不释放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以军此次作战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哈马斯施压,迫使其释放所有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以色列大打出手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以色列试图以打促谈,通过军事打击的手段向哈马斯施压,迫使哈马斯接受延长第一阶段停火并释放所有人质的方案。

自加沙停火协议在今年1月15日生效以来,相关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该停火协议是在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的调解下,由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并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1月19日开始至3月1日,双方在这一阶段实现了停火,并相互释放了被扣押人员等协议内容。

然而,自本月初第一阶段停火结束以来,尽管双方没有全面爆发冲突,但在第二阶段停火谈判问题上,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第二阶段停火谈判原定于2月3日开始,原本要讨论双方继续交换剩余被扣人员、以军全面撤出加沙、实现永久停火等重要事宜,但截至目前,实质性的谈判仍未展开。

哈马斯一直强烈要求开启第二阶段谈判,但以色列和美国却另有打算,他们提议延长第一阶段停火。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日前提出了一份新的停火方案,要求哈马斯在新协议生效的第一天释放一半仍被扣押的以色列公民,如果双方后续达成永久停火,哈马斯再释放剩余被扣押人员。

但哈马斯方面仅同意先释放一名拥有美以双重国籍人员,并移交另外4名美以双重国籍被扣人员遗体。牛新春指出,从以色列的行动和声明可以看出,新的停火方案遭到了哈马斯的拒绝,双方的谈判未能取得成功。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试图通过军事打击来迫使哈马斯接受该方案。

至于以色列为何不愿启动第二阶段谈判,牛新春认为,一旦进入第二阶段,就将涉及彻底结束冲突等核心内容,这样一来,以色列就无法实现消灭哈马斯的目标。以色列的如意算盘是插入一个“过渡阶段”,一边借助延长停火的方式迫使哈马斯继续释放被扣人员,一边又避免承诺永久停火。

抓住“救生艇”:国内政治的无奈之举

其次,以色列恢复军事行动还与国内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牛新春表示,当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国内面临着多重压力,他试图通过对外出击的方式来化解这些压力,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一方面,来自军队和安全机构的压力不容忽视。在解救人质和消灭哈马斯这两大目标的先后顺序上,以色列国内的意见出现了分裂。在军队与安全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主张与哈马斯达成协议,先解救人质,再消灭哈马斯。

为此,去年11月时任防长加兰特被“炒”,今年1月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请辞。如今,内塔尼亚胡又打算将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局长巴尔解职,这一举动被外界指出是出于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内阁极右翼势力的压力也不容小觑。这些极右翼势力反对继续执行停火协议,要求立刻恢复对哈马斯的战争,否则他们就会倒戈,迫使政府垮台。

牛新春透露:“3月29日将迎来一个重要节点,如果在此之前不能通过新财年预算,内阁将自动垮台,重新举行大选。”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赛义德·齐亚德指出,以色列前国安部长本 – 格维尔因内阁通过加沙停火协议而宣布辞职,他领导的极右翼犹太力量党退出了执政联盟,导致执政联盟目前在议会仅保有微弱多数席位。而且,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以退出执政联盟相威胁,要求第一阶段停火结束后恢复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为了确保议会通过2025年预算,防止政府垮台,内塔尼亚胡需要恢复军事行动来取悦极右翼势力。

此外,内塔尼亚胡还面临着来自国内民众和舆论的压力。针对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突袭以色列以及贪腐案件,内塔尼亚胡正面临着调查压力。哈马斯政治局成员伊扎特·里什克讽刺地说:“内塔尼亚胡将恢复加沙军事行动作为摆脱内部危机的‘救生艇’。”

受美国鼓舞:军事行动的外部推手

第三,以色列此次军事行动还受到了美国的鼓动。外界注意到,以色列此次对加沙动手的时机十分微妙,紧随美国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之后。

白宫确认,以军在行动前曾征询美方意见。牛新春分析道:“美国此次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一定意义上是先发制人。”这说明美方已经知晓以色列将对加沙展开行动,并且预料到这一行动会招致胡塞武装的报复,因此先下手为强,压制胡塞武装。而且,与过去有限打击不同,美国此次要实质性削弱胡塞武装的实力,这预示着打击规模和时间会远超以往。此外,与前总统拜登约束以色列不同,现任总统特朗普鼓励以色列采取军事手段。这些变化对以色列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

加沙重燃战火?局势走向的不确定性

以色列方面宣称,将增强军事力量“对付哈马斯”。以方官员表示,此次行动没有期限,预计还会扩大,“甚至不仅限于空袭”。

哈马斯在18日谴责以色列升级冲突,并称以方“决定推翻停火协议”,在加沙的被扣押人员命运将不可知。不过,哈马斯并未宣布结束停火,而是呼吁调解人和联合国进行干预。

舆论指出,周二的空袭破坏了脆弱的停火协议,延烧17个月的加沙战火面临着全面重燃的风险。牛新春认为,接下来局势的发展要看哈马斯的反应,以及能否打破谈判僵局。

如果此轮打击没有收到效果,哈马斯依然拒绝调解建议,那么大概率会重燃战火,停火协议将破裂,并且以色列会把消灭哈马斯置于首要位置。如果哈马斯愿意继续谈判,那么停火协议仍有挽救的希望。

牛新春说:“事实上,对哈马斯来说,停火很重要,可借此重整旗鼓、休养生息。不过,在以色列发起大规模空袭后,哈马斯不太可能立即重回谈判桌。”预计冲突会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不排除双方达成战术性停火的可能。

但是,牛新春认为,要达成彻底结束冲突的战略性停火非常渺茫。因为在战略性问题上,双方的矛盾尖锐对立,哈马斯求生存,而以色列的目的是消灭哈马斯,彼此无法妥协。

局势会否升级?中东局势的潜在风险

从美国对胡塞武装祭出“压倒性的致命武力”,到以色列重新在加沙狂轰滥炸,暂时得到喘息的中东局势会否再度升级呢?

牛新春认为,目前中东热点集中于加沙和红海,这两条线彼此牵连。胡塞武装搅动红海局势意在策应哈马斯、支持巴勒斯坦,随着以色列轰炸加沙、美国强势“下场”,胡塞武装也会加大反击力度,局势会趋于紧张。不过,中东整体上不太可能重回去年七条战线全面铺开的大规模冲突局面。

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几个牵动中东局势走向的不确定因素。一是伊朗问题。特朗普17日再次指责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的行动,并警告将追讨其责任。美国持续打击胡塞武装是否会引发伊朗与美国、以色列的冲突值得关注。二是叙利亚局势,是否会爆发内战。三是特朗普的中东政策。

牛新春分析道:“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具有两面性,战略上搞收缩,无意卷入战争,以便把资源投入亚太;战术上搞机会主义和军事冒险主义,通过军事威胁乃至冒险,实现在中东‘避战’意图。”简言之就是以实力寻求和平,这会给地区安全带来风险。

本文围绕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空袭事件,深入分析了以色列恢复军事行动的多重原因,包括以打促谈、国内政治压力和美国鼓动等。同时,探讨了加沙战火重燃的可能性以及中东局势升级的潜在风险。局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哈马斯的反应和各方能否打破谈判僵局,但达成战略性停火困难重重,中东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05.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