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泽连斯基称“普京很快会死”后普京官方车队车辆爆炸事件展开,探讨了该事件引发的舆论关注,以及“后普京时代”俄罗斯是否会走向内乱或分裂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俄罗斯当前存在的经济依赖等隐患。
大家好,这里是公号新洞察,我是太守。
三天前,在一次公开采访中,泽连斯基突然抛出一句惊人之语:“普京很快会死!”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不过是泽连斯基的一句诅咒,并未太过在意。
然而,有些事情就是如此具有戏剧性。3月29日,俄罗斯媒体传出一则消息,一辆属于普京官方车队的汽车,在FSB总部北部不远处突然发生爆炸。据了解,这辆被炸毁的汽车是价值约275,000英镑的Aurus Senat,爆炸发生后,它被烧成了一堆废铁。
幸运的是,爆炸引发的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而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件事情的微妙之处着实引人深思。爆炸地点位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总部附近的街区,而这辆发生爆炸的汽车又恰恰属于普京总统的车队。再联想到泽连斯基三天前说的那番“狠话”,舆论瞬间被点燃,大家纷纷猜测: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背后另有预谋?面对外界的诸多疑问,俄罗斯官方保持了沉默,这无疑更增添了事件的神秘色彩。
这次“爆炸”事件似乎暗示着有人找到了俄罗斯的关键所在——普京。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观察者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后普京时代”,俄罗斯将会何去何从?更直白地说,如果普京不在了,俄罗斯是否会陷入内乱或者走向分裂?
早在2024年,就有西方学者提出了“2025俄罗斯崩溃论”,甚至还绘制出了相关地图。他们认为,一旦普京失去权力,或者俄罗斯失去普京,随之而来的“权力真空”,加上俄罗斯国内二十多个各怀心思的加盟共和国的推动,俄罗斯将分崩离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假设。虽然我们不去过多探讨事实究竟会如何,但这个观点的依据却很值得玩味。他们几乎笃定,当前的俄罗斯能够维持统一,完全是依靠普京的个人魅力,或者说是强人政治的结果。正是因为普京充当了“法官”和“伸冤人”的角色,才得以平衡以帕特鲁舍夫、梅德韦杰夫、沃洛金、绍伊古、谢钦等为代表的政治山头利益,确保国内政局稳定。
然而,“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国内形成的权力真空、政治精英之间的分歧、车臣、鞑靼斯坦等历史上有独立或更大自治权的分裂势力诉求、被掩盖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都可能成为分裂俄罗斯的重要因素。不得不承认,这个大胆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但除非俄罗斯自己放弃,否则大概率不会像苏联那样突然崩溃,更有可能是以一种更加隐蔽和渐进的方式出现裂痕。而这种缓慢而隐秘的分裂过程,实际上比苏联式的轰然倒塌更加难以应对和逆转。
2025年3月26日,是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25周年的日子。不知不觉中,四分之一个世纪已经过去。普京确实为俄罗斯带来了许多显著的成就。25年前,当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总统权柄时,俄罗斯人的平均月工资仅为57美元,养老金也只有17美元。全国有多达4160万人处于最低生活水平,占总人口的28.4%。而25年后的今天,俄罗斯的失业率降至2.5%,平均工资增长了15倍,养老金增长了13倍。粮食产量从当年的5400万吨,增长到1.25亿吨,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成为世界第一谷物出口国。婴儿死亡率下降了4倍,人均寿命增加了8岁。
然而,普京一直未能解决俄罗斯的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2023年,俄罗斯联邦的转移支付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60%以上,其中许多资源匮乏的民族共和国对中央的依赖甚至高达80%。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赡养”,地方政府根本不具备自我造血能力。一旦中央对地方的输血能力不足,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就像一个火药桶爆炸引发另一个火药桶爆炸一样。到那时,普京所取得的所有成绩都可能被抹除,俄罗斯或许又将回到90年代的混乱局面。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俄罗斯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如同建立在一个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所有的繁华都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总统,泽连斯基说出那样的话,绝不是一时冲动、口无遮拦。他明白,对手的关键不在于前线的指挥部,而在于千里之外的克里姆林宫。硝烟弥漫的前线或许能决定一时的胜负,但没有硝烟的后方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那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普京还能掌控局势多久?俄罗斯的未来,是否还能在他的掌控之中?泽连斯基并没有给出答案。
本文先讲述了泽连斯基“诅咒”后普京车队车辆爆炸事件引发的舆论猜测,接着探讨了“后普京时代”俄罗斯可能面临的分裂风险,同时肯定了普京执政25年为俄罗斯带来的诸多成就,也指出了地方对中央财政依赖这一未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对普京掌控局势能力和俄罗斯未来走向的疑问。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