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张家界这一生态宝地,介绍了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鸟类资源,同时详细讲述了2025年“爱鸟周”期间举办的摄影展活动,还科普了爱鸟周的来源。
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张家界。这里山峦连绵起伏,犹如一幅天然的绿色画卷,翠绿的山峰一座挨着一座,层层叠叠。清澈的溪流纵横交错,潺潺的溪水在山间欢快地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张家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28%,如此高的森林覆盖率让它成为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更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大地上。
张家界,不仅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宝库,更是鸟儿们眷恋的天堂。在这里,仿佛是鸟儿们的专属王国,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张家界有记录的鸟类种数已经多达365种。而且,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候鸟种群数量大致维持在1万只左右。每年,都会有众多珍稀鸟类来到澧水流域越冬。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蓝喉歌鸲、红喉歌鸲、黑翅鸢,还有三有保护动物白鹭、绿翅鸭、灰头麦鸡等。它们就像是大自然派来的精灵,为张家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生机与魅力。
在2025年4月1日至3日,“爱鸟周”如期而至。此次“爱鸟周”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城区紫舞公园、武陵源区标志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等地举办了爱鸟周摄影展。举办这次摄影展,就是希望通过镜头的独特力量,唤起大家对鸟儿生存境遇的关注,让更多的人重视爱鸟护鸟这一重要事业。
本次摄影展展出了30多幅精彩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身影,也有许多受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野生动物)。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捕捉到了鸟儿在张家界的一个个灵动瞬间。有的鸟儿在金鞭溪畔悠闲地饮水嬉戏,溪水倒映着它们可爱的模样;有的鸟儿在天门山巅展翅高飞,仿佛要冲破云霄;还有的鸟儿在八大公山的密林中敏捷地穿梭觅食。每一幅摄影作品都像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鸟儿们的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鸟儿的美丽与自由,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它们对生存空间的渴望。
【爱鸟周来源】
爱鸟周是中国为了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早在1981年9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爱鸟周”期间,会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人们对鸟类保护的认识。
本文围绕张家界的生态环境和鸟类资源展开,介绍了当地丰富的鸟类种类以及2025年“爱鸟周”的摄影展活动,通过影像唤起人们对鸟类保护的重视,同时科普了爱鸟周的起源,强调了保护鸟类、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