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背后:地震活跃期之争与我国沿岸安全

本文围绕缅甸地震展开,提及地震可能引发的局地海啸情况以及对我国沿岸的影响,同时结合全球多地地震频发的现象,介绍了关于地震活动是否进入活跃期的讨论,还引用了日本专家的相关观点。

据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基于初步地震参数判断,此次地震存在一定可能性在震源周边引发局地海啸。不过,大家无需过度担忧,因为这一地震及可能引发的海啸并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缅甸地震背后:地震活跃期之争与我国沿岸安全

缅甸地震背后:地震活跃期之争与我国沿岸安全

△这里展示的是缅甸地震受灾前后的光学卫星图像。其中,灾前图像由高分一号03卫星于2025年3月16日采集,灾后图像则是资源一号02D卫星在2025年3月29日采集的。从这些图像中,我们或许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多个地区地震频繁发生,这一现象再次将“地震活动是否进入活跃期”的讨论推到了公众面前。很多人都在关注,地球的地质活动是不是进入了一个特殊阶段。

缅甸地震背后:地震活跃期之争与我国沿岸安全

另据澎湃新闻消息,有两名日本专家并不认同当下处于地震活跃期的观点。

远田晋次表示:“2000年之后,确实较大地震的数量稍微增多了一些。但这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他解释道,地震活跃区本身就容易发生地震,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震活动存在着数十年周期的‘波动’。比如在1950 – 1960年代,堪察加地震(M9.0)、智利地震(M9.5)、阿拉斯加地震(M9.2)等特大地震在短期内接连上演。而且,从地区的角度看,这种地震活动的起伏也同样存在。

以日本东京为例,1923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M7.8),在这次地震之前,关东地区经常发生破坏性地震,但在此之后,该地区却意外地平静了下来。

西村卓也提到,单个强震的发生会使周边区域的地震风险有所提高,不过这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此次缅甸地震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的地震活动会与之密切相关。

本文先是介绍了缅甸地震可能引发局地海啸但对我国沿岸无影响的情况,接着结合全球多地地震频发现象引出地震活动是否进入活跃期的讨论,并引用日本专家观点说明地震活动存在周期‘波动’,单个强震与周边区域地震活动不一定有因果关联。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594.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