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2024:破局、增长、定锚,书写保险业传奇

本文聚焦中国人保2024年度发布的成绩单,详细阐述了其在业绩上的逆势增长情况,深入剖析了从“保险巨头”向“世界一流”转型的关键举措,包括围绕“五篇大文章”重塑保险价值、三大业务板块的发展策略以及“五个一流”战略的深意,展现了保险业的“中国方案”。

中国人保2024:破局、增长、定锚,书写保险业传奇

近期,中国人保(601319.SH)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的经营成绩单。数据显示,其保险服务收入高达5377.0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6.7%;原保费收入达到6930.15亿元,同比增长4.7%。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幅飙升88.2%,达到429亿元。此外,该公司日均赔付金额为12.3亿元,理赔件数达1.8亿件,在行业中稳居第一。整体来看,其经营业绩和经营风貌都创下了历史最佳水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背后,实则隐藏着中国人保从“保险巨头”向“世界一流”转型的关键密码。

一、破局:用“五篇大文章”重塑保险价值

保险业一直以来主要侧重于“灾后赔付”,但在新时代,如何从这一传统模式转变为“风险减量”,并深度服务国家战略,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正逐渐重构保险业的价值链。作为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集团,中国人保的实践或许能为这一问题提供参考答案。

在科技金融方面,中国人保积极承保国产大飞机C919的核心部件,为国内12万家高新企业提供了高达31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同时,还投资327亿元用于支持芯片等“卡脖子”技术的攻关,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力。

绿色金融领域,中国人保签署了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其184万亿元的绿色保险广泛覆盖了风光发电、储能等项目。此外,还将千亿级资金投向碳中和领域,助力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普惠金融方面,中国人保首创了农业种质资源保险,其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覆盖了3.2亿亩耕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针对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市民群体,推出了“日缴1元”的意外险产品,惠及了1800万人次。

中国人保董事长丁向群在业绩会上强调:“保险已从单纯的风险补偿,升级为国家治理的‘稳定器’。”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通过气象预警、物联网监测等先进手段,提前抢收农作物56万亩,避免了超过20亿元的经济损失。这充分体现了现代保险的核心价值,即从被动赔付转向主动风险防控。

二、增长:三大板块的“攻守道”

在存量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财险要守擂、寿险需逆袭、投资要爆发,中国人保是如何做到的呢?

财险板块,人保财险作为行业龙头,面临着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非车险同质化竞争等诸多挑战。但该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最终取得了31.8%的市场份额和98.5%的综合成本率的“双优”成绩,进一步巩固了其龙头地位。2024年,车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为2947.01亿元,同比增长4.5%。与此同时,非车险业务也实现了保险服务收入1905.22亿元,同比增长8.8%,业务占比提升至39.3%,其中农险、意外健康险等细分领域的增速尤为亮眼。其破局的关键在于推出差异化产品和提供深度场景化的服务,例如推出新能源汽车电池终身质保险;在300个城市部署水浸传感器,实时监测易涝点,将大灾理赔时效缩短了40%。

寿险板块,人保寿险在2024年实现了保险服务收入223.84亿元,同比增长23%;原保险保费收入1060.04亿元,同比增长5.3%;新业务价值达到50.24亿元,在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14.2%;净利润为170.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在行业新单保费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人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同比激增114.2%,秘诀在于实施了“三个转向”:从人海战术转向精英团队,营销员月均产能提升了13.1%,高净值客户占比突破15%;从储蓄型产品转向保障型产品,重疾险、养老年金占比提升至68%;从线下业务转向生态业务,联合三甲医院推出“健康管理 + 保险”套餐,使客户续保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

投资端,中国人保取得了近十年的最佳战绩,总投资收益率达到5.6%,收益高达821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哑铃策略”的成功实施:一端加仓高股息央企蓝筹,另一端布局科创产业基金。

三、定锚:“五个一流”战略的深意

中国人保明确表示,不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而是致力于成为“不可替代”的保险企业。其规划的“五个一流”战略,直指保险业转型的痛点。

功能一流,即从“被动赔付”转向“主动风控”,深度参与灾害预警、社会治理等工作,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效率一流,通过数字化改革,将车险定损时效压缩至15分钟,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服务一流,打通健康管理、养老社区等生态闭环,让保单不仅仅局限于理赔,而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治理一流,试点“项目制”考核,打破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壁垒,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国际一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在东南亚基建项目承保份额提升至27%,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未来保险业的竞争,不再是保费规模的较量,而是谁能更早构建不可替代的生态能力。”数据显示,中国人保已通过“保险 + 科技 + 服务”模式,将客户年均交互频次从1.2次提升至4.5次。这或许就是其估值重构的关键所在。

保险业的“中国方案”

中国人保立足保险风险保障和资金融通的功能性质,努力成为保险业守护民生福祉的“领头雁”、助力社会治理的排头兵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从日均12.3亿元的赔付规模,到风险减量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国人保的转型之路,恰好是中国金融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功能深化”的一个缩影。当中国人保将“世界一流”的目标具象化为“五个一流”战略时,这家拥有75年历史的央企,正试图回答一个更为宏大的命题:在全球保险业的版图上,中国模式能否输出新标准?

本文围绕中国人保2024年度成绩单展开,介绍其在业绩上的优异表现,包括保险服务收入、原保费收入、净利润等的增长情况。详细阐述了其转型举措,如以“五篇大文章”重塑保险价值、三大业务板块的发展策略以及“五个一流”战略。中国人保的转型是中国金融业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深化”转变的体现,其探索的“中国方案”为全球保险业发展提供了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9993.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