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辽宁省在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发展方面的举措,介绍了今年辽宁省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面积、相关建设计划、补助政策以及此前黑土地保护工程成果和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等内容。
记者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处获悉,今年辽宁省在黑土地保护利用上再度发力,全面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工作,计划实施面积达1370万亩。并且,辽宁省鼓励各地在既定的计划任务面积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施面积,同时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力求让更多的黑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那么,什么是保护性耕作呢?保护性耕作是一种现代耕作技术,它主要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核心内容。这种耕作方式是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据《辽宁省2025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的规划,今年辽宁计划建设18个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57个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县级应用基地以及158个乡级应用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在全省适宜区域稳步且有序地扩大保护性耕作的实施面积,逐步改善黑土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
为了充分调动实施主体的积极性,辽宁省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对于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经营主体,给予差异化的补助,最高补助可达每亩90元。此外,中央财政资金还对高标准应用基地建设给予支持,补助标准为200元/亩。同时,每个县、乡、村级基地还会按照一定比例配套补助资金,为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回顾2024年,辽宁省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新建改造大中型灌区27个。而在今年,辽宁省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76万亩。通过这些举措,辽宁省将持续不断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辽宁省今年在黑土地保护方面的多项举措,包括实施1370万亩保护性耕作、建设各级应用基地、给予实施主体补助等,还提及了2024年的黑土地保护成果以及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