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云间小学东校与上外云间小学合办的校园作文报《驰笔云间》成为联结松江与云南两地学生的载体,孩子们通过投稿分享地域特色,展现出写作热情。同时还回顾了两地学校此前在教学交流方面的历程,未来双方还有进一步交流的计划。
“当得知自己的作文《美丽的西双版纳》刊登在《驰笔云间》上时,我兴奋得如同一只刚刚学会开屏的小孔雀,满心都是喜悦与激动。”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捧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潘志慧,在回忆起那一刻时,眼中闪烁着光芒。她口中提到的《驰笔云间》,是上外云间小学东校与上外云间小学携手合办的一份校园作文报。自今年3月起,这份小小的报纸如同一条跨越山海的纽带,让松江与云南两地的学生在报端相逢,开启了一场别样的交流之旅。
当江南那如诗如画的杏花烟雨,邂逅滇南热情奔放的蕉风椰雨,《驰笔云间》这份小小的报纸,宛如一座联通山河的小桥,在两地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除了潘志慧之外,六年级学生依张香也在这份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这两位远在云南的姑娘,用她们细腻而灵动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了西双版纳那神秘而迷人的原始森林风光、热闹非凡的泼水节、香气四溢的香茅草烤鱼以及软糯香甜的菠萝饭等独具地域特色的元素。潘志慧开心地说道:“写作文的时候,老师教导我‘用眼睛当相机,把西双版纳的每一片绿叶都拍进心里’。如今,我的‘相机’不仅捕捉到了雨林深处的秘密,还将这些美好分享给了远在松江的小伙伴,让它们飞到了更多人的书桌上!”这样的经历,让她写作的动力更加充足了。
勐捧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段锦永向记者介绍,在面向学生开通投稿通道之前,《驰笔云间》编辑部从去年12月开始,每期都会额外多印100份作文报,从上海松江邮寄到学校。学校再将这些报纸分发至各个班级。孩子们拿到报纸后,阅读兴趣十分高涨,有的孩子甚至会反复阅读好几遍。投稿通道开启之后,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更是被彻底点燃。段锦永表示:“一方面,学校目前还不具备自己办报的成熟条件;另一方面,即便学校有自己的报纸,可能也很难达到与两地交流这样的效果。”
事实上,松江与云南两地学校的交流,早在以文会友之前许多年就已经拉开了帷幕。上外云间小学东校副校长陆晓瑛回忆道,初次相遇是在2021年11月。当时,基于“沪滇同步课堂”线上教研活动的契机,上外云间小学东校的前身——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与勐腊县勐捧中心小学进行了连线。那次线上联合教研之后,两校又陆续开展了8次沪滇远程同步课堂教学活动以及6次教学指导活动。
更为有趣的是,去年11月5日,云南教师团队来到松江进行交流学习,勐腊县勐捧中心小学也参与其中。就这样,昔日在“云端”交流的网友们实现了“奔现”。从那之后,《驰笔云间》面向勐捧中心小学学生征稿的计划也正式提上了日程。陆晓瑛感慨地说:“从‘云端’到报端,东西部教育的碰撞越来越实在、越来越具体,教育的温度也随之跨越了山海。”后续,双方还计划组织两地学生进行书信往来,重拾文字交流的浪漫。
本文围绕《驰笔云间》作文报展开,讲述了其成为松江与云南两地学生交流的桥梁,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同时回顾了两地学校此前在教学方面的交流历程,展现了从线上到线下、从“云端”到报端的教育交流不断深入,未来还将通过书信往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互动,体现了东西部教育交流的温暖与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