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文物普查:探寻古老文明的足迹

本文聚焦福建省将乐县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详细讲述了普查小组探寻与竹纸制作技艺相关的石灰窑以及西台山遗址的过程,展现了普查工作的艰辛与新发现带来的惊喜。

林薇

福建将乐文物普查:探寻古老文明的足迹

在福建省将乐县长岭村,文物普查工作者正在石灰窑前专注地绘图。此图由林薇提供。

3月6日的清晨,山间的薄雾还未完全消散,一支特殊的“四普”小组悄然出发了。这个小组阵容强大,由“三普”亲历者张建群、福建省将乐县博物馆的年轻力量以及闽江学院文博专业的实习生们共同组成。他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寻的热情,踏上了寻找与将乐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纸制作技艺紧密相关的石灰窑的征程。

说起西山纸(竹纸),它的制作工序那可真是繁复至极,多达28道工序。每年谷雨至立夏这段时间,纸工们便会不辞辛劳地上山砍嫩竹。他们将砍来的嫩竹斩成近2米长、2厘米宽的栅子,然后仔细地捆束成把。接着,把这些栅子放入湖塘,每一层栅子上都要均匀地撒上一层石灰,再灌入水浸塘。而长岭村传承了数百年的石灰浸泡工艺,正是西山纸久存不蛀的关键奥秘所在。石灰窑,作为这一传统工艺的物质见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小组到达长岭村后,他们面临的是仲春雨后泥泞不堪的道路。在村党支部书记廖朝勇和村民童金生的热情引领下,队员们开始了系统的作业。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他们成功摸排出24处石灰古窑。其中,对保留基本完整的9座古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数据采集工作。此外,队员们还意外地发现了2处石灰石采石点,精心采集了11件典型标本。在探寻过程中,古井、古驿道、清光绪年间的古建筑显庆庵、太阳庙等文物点也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仿佛是历史在向他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野外工作结束后,恰逢几日春雨连绵。但队员们没有丝毫懈怠,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室内整理工作中。他们通过查阅大量关于石灰窑的资料,并结合实地勘查的现状,进一步印证了石灰窑那悠久的历史,让这些古老的遗迹在现代的研究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将乐,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最早建县的九个古县之一。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县域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665处。2024年将乐县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后,迅速组建了一支阵容庞大的文物普查队伍,其中包括考古人员、“三普”亲历者、新生代文博人员、院校实习生以及熟知当地情况的“当地通”。同时,还搭建了新发现文物线索平台。目前,将乐县已出色地完成了665处文物点的数字化建档工作,复查率达到了100%。

3月9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周兵所带领的“四普”小组5人,在“当地通”廖毓祥的带领下,再次整装待发,踏上了探寻西台山遗址的新征程。早上8点,队员们骑着摩托车,沿着狭窄而泥泞的山路艰难前行,目的地是西台山。这座神秘的山峦在清乾隆版《将乐县志》中有着详细的记载:“以县城西郊有山形如覆钟”“其上坦夷如台”,它还是五代时期将乐得名镛州的重要地理坐标。这已经是队员们第三次向西台山发起挑战了。去年酷暑时节,队员们曾两度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成功登顶,在山顶发现了约600平方米的平台,还发现了夯土台基和壕沟遗址,并采集到了史前陶片等重要标本。此次,接到新线索后,队员们决定从一个从未涉足的方向攀登,希望能有更多的新发现。

抵达山脚下后,队员们穿越了茂密的森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西台山鞍部。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千余平方米的平台,平台上有数处围墙基址、大量的残砖瓦砾,还发现了一处明代石柱础,这与《将乐县志》中“西台山庵”的记载完美契合,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一次奇妙对话。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斩断交错的杂草,清理出通道,开始着手测量围墙基址、青砖、柱础的尺寸。与此同时,无人机在空中进行全景拍摄,北斗定位智能采集终端也开始精准定位。通过对残存墙基和测量数据的分析,队员们基本判断出了西台山庵的大致形制和入口所在。

随后,队员们继续往山顶攀爬。在途中,他们意外发现了战壕遗址,认真采集完数据后再次启程。终于,他们登上了主峰。此时已是午后,队员们简单吃了点东西后继续前行。在200余平方米的平台上,他们又发现了壕沟遗址。待最后的数据记录完毕,队员们背着沉甸甸的标本,一路循着“当地通”留下的路标滑行下山。这6个半小时的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惊喜,仿佛完成了一场与“镛”有关的穿越时空的对话。

目前,将乐“四普”已经有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新发现文物点达到73处,包含多种类型。随着普查工作的持续推进,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每一处新发现都像是拼图中的一块,为将乐的文物地图拼出了新的模样,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围绕福建省将乐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展开,介绍了普查小组探寻石灰窑和西台山遗址的过程,展示了普查工作的成果,目前已新发现73处文物点。普查不仅揭开了当地文物的神秘面纱,也为将乐的历史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随着普查继续,将有更多发现丰富将乐的文物地图。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24.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