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在网上浏览新闻时点击手机购买弹窗广告付款后卖家不发货,无奈诉至法院,法院组织庭前调解使纠纷圆满化解,同时法官给出网络购物的相关提醒。
在当今网络购物日益盛行的时代,不少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比如,在网上购物付款之后,卖家却迟迟不发货,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近日,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与之相关的案件。
【案件回顾】
小兰在使用某网络浏览器浏览新闻的时候,网页突然弹出了一个限时购买各类手机的推荐广告。出于好奇,小兰点击了该弹窗广告,随后页面便跳转至小圆的账号,并且出现了可供选择的商品目录。
小兰在这个页面仔细挑选后,决定购买一部价款为3000余元的某品牌手机。之后,她通过支付宝向小圆的账号进行了转账,还特意备注了购买的手机型号。然而,付款之后,购买页面却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关于发货的事情也没有了任何消息,小兰想尽办法都无法联系上小圆。无奈之下,小兰只好将小圆诉至法院,要求小圆退回货款。
宜丰县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承办法官在了解情况后发现,双方都有调解的意向,而且这起案件的标的额不大,事实也比较清楚。于是,法官组织了庭前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先是向小圆指出,在网络交易中仅仅收款却不发货,这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同时,法官也提醒小兰,今后在网络购物时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广告内容,尽量选择正规的平台进行网络交易。最终,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小圆将货款退回给了小兰,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人民说法】
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各类网络广告也是五花八门。法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消费者在选择网购平台时,尽量挑选信誉良好、备案信息齐全、有售后保障的网购平台或者官方旗舰店。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遭遇欺诈的风险系数,而且在产生纠纷之后,也能够便于披露交易对象的真实信息,从而更方便进行维权。
在浏览商品信息的时候,消费者可以多对比几家的价格,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同时,要遵守购物平台的规则,这样便于平台管理者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平台外与商家进行联系和付款。
在网络平台购物消费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留存与商家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付款凭证等。一旦出现权益受损的情况,要及时通过平台与商家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没有结果,也可以凭借上述留存的证据,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讲述小兰网购付款后卖家不发货的案件,展现了法院通过庭前调解化解纠纷的过程。同时,法官给出了网络购物的风险防范建议,提醒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选择正规平台,留存相关证据,以保障自身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