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智改数转”行动,深入探访恒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展现企业在设备升级后的高效生产场景。同时介绍了高新区整体推进“智改数转”的成果,包括企业的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数据要素市场的布局,还提及了数字政府建设给群众办事带来的便利,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4月2日这天,当我们走进位于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绵阳高新区恒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奥电子”)生产车间时,一幅充满科技感与高效生产的画面映入眼帘。生产线上,六轴机器人、ER100机器人、数控折弯机等高端智能化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它们就像是生产线上的“超级战士”,精准且高效地执行着每一项任务。
曾经那些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工序,如今在自动化设备的协同配合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还让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原本繁琐的生产流程,在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助力下,变得更加流畅和高效。
恒奥电子生产车间
恒奥电子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深刻认识到,智能化与数字化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公司不惜加大投入,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目前,恒奥电子积极推进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成效显著。设备联网率达到了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更是高达77%。
以钣金加工环节为例,数控折弯刀具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精确地对板材进行折弯操作。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事实上,恒奥电子的改变并非个例。早在2023年,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就在全市率先发布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统筹引领全域的“智改数转”工作,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积极响应,纷纷加入到“智改数转”的行列中,朝着提质、增效的目标大步迈进。
从相关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在推进“智改数转”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自去年以来,举办了4次“智改数转”专题培训,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支持;108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了“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找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15个项目纳入2024年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并下达资金3830万元,为企业的转型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各工业企业乘着“智改数转”的东风,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召开“智改数转”专题培训会
在当今时代,数据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资产。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练就了“智慧大脑”,能够对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多维度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这些海量的数据就像是企业的“智囊团”,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早已开始布局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两手硬”。从顶层设计出发,为企业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已建立了以华为、360、虹信软件、移动、联通、电信为主的“智改数转”服务商团队。这个团队涵盖了“三主两特”的产业需求和信息安全的现实需要,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还与中国移动、360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建设绵阳科技城制造业“智改数转”融合促进中心、华为(绵阳)“智改数转”赋能中心、360人工智能协同安全产业基地。此外,积极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挖掘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到企业参观“智改数转”
数字化转型不仅让传统制造业焕发了新活力,还为群众、企业办事带来了诸多改变。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着力打造数字政府,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致力于实现更多事项“一网通办”。通过优化智慧平台、智慧市政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等建设,大幅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感和获得感。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得到了认可。在日前举行的绵阳市数据工作会上,绵阳科技城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局荣获了数字化转型专项工作、数字产业园区(集群)示范建设工作、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3个2024年绵阳市数据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绵阳科技城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局局长刘小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智改数转’和制造业设备更新,让‘转’起来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同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筑牢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数字基础设施底座。”2025年,将继续乘“数”而上,促进重点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推动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数据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本文围绕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智改数转”展开,介绍了恒奥电子等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成果,阐述了高新区整体推进“智改数转”的举措与成效,包括数据要素市场布局和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将持续推动企业转型和数字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