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赛区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筹备工作中,竞赛场馆的体育工艺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成果显著。详细介绍了深圳赛区执委会为确保场馆达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场馆通过验收的情况,还揭秘了被评为“双优”的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的建设秘籍。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内,专门设有无障碍专座区域,方便残障人士在这里舒适地观看赛事。这一场景被深圳特区报记者赖犁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在深圳,只要你前往十五运会的任意一座场馆,即便是坐着轮椅,也能够毫无阻碍地抵达观赛轮椅席。日前,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省执委会组织的严格验收检查中,深圳赛区脱颖而出,成为全省首个竞赛场馆体育工艺和无障碍设施一次性全部达标的赛区。这一成就为赛事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重点,锚定高质量标准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深入探究各类赛事对场地体育工艺的不同规定,并将其细致地转化为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深圳赛区执委会就提前介入其中,针对设计方案提出关于工艺和无障碍方面的专业意见,以此确保设计符合上位规定。与此同时,深圳赛区执委会深度参与到场馆设计、施工的整个流程当中。在方案对接、设计深化、施工工艺把关、初步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动态倒排工作节点,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分步骤开展,并且按节点顺利完成。
为了更好地把控施工进度和质量,深圳赛区执委会建立了场馆建设挂点服务机制,凝聚市、区两级住建系统的力量。选派专业人员驻点各个场馆,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截至目前,驻场人员已经进行了441次巡查,提出了522条施工建议,有力地助力打造精品场馆工程。
成果丰硕,竞赛场馆率先达标
近日,省、市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联合验收组,对深圳赛区的17个竞赛场馆开展了体育工艺专项验收工作。验收组实地检查了场馆的功能布局、流线设计、体育工艺建设情况,详细核查了验收资料与专家评审意见,全面评估了深圳赛区承办的19个竞赛项目。最终,验收组对深圳赛区场馆改造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17个场馆的体育工艺等改造内容符合国家和省级标准规范,完全能够满足赛事需求。其中,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凭借高规格的建设标准、合理的功能用房配置、科学的流线组织和先进的体育工艺,获得了验收组的一致好评。此次验收标志着深圳赛区成为全省首个一次性完成所有场馆体育工艺验收且全部达标的赛区。
另外,省、市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联合验收组,对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大运中心游泳馆、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及龙口水库5个残特奥竞赛场地进行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检查。通过实地踏勘、功能测试等方式,全面检查了场馆内外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观赛轮椅席位等设施配置,以及标识系统、服务流线等关键环节,同时验收了场馆周边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衔接情况。经综合评定,深圳赛区的5个残特奥场馆均高标准通过检查,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更是获评“优秀”等级。
匠心独运,“双优” 场馆打造秘籍
在验收中被评为“双优”的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在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将体育工艺和无障碍设计要求落实落细的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据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体育工艺负责人吕佩蕾介绍,体育中心在前期的体育工艺和无障碍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们聘请了专业的体育工艺咨询单位和无障碍设计团队,严格把控施工单位的进场材料、施工工序、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确保建设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在无障碍设施设置方面,依据相关规范与人文关怀理念,配备了无障碍卫生间、淋浴间、无障碍停车位、轮椅坐席、无障碍电梯和盲道等设施。同时,对观众、运动员、媒体等专业流线进行了反复研究,保证相应流线上无障碍设施齐全、好用。此外,体育中心还设有扶手盲文指引、无障碍卫生间盲文布局图、具有语音导览功能的盲文地图等特色无障碍设施。通过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在提升场馆竞技功能的同时,彰显了城市的温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赛区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中,竞赛场馆体育工艺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情况。深圳赛区执委会通过深入研究、提前介入、全程参与等方式,确保场馆建设符合标准。最终,深圳赛区成为全省首个双达标赛区,5个残特奥场馆高标准通过检查,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获评“双优”。这些成果不仅为赛事顺利举办提供了保障,也彰显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文关怀。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