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一名男子自导自演“医学博士”身份,以帮助读博、解决工作、留学等为由,在四年时间里诈骗刘女士三十余万元。刘女士发现被骗后报警,警方迅速破案,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同时警方提醒网上交友要谨慎。
近日,上海徐汇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令人震惊的诈骗案件。一名男子精心自导自演,伪装成“医学博士”,打着能够引荐他人读博、解决工作以及助力留学等旗号,大肆诈骗钱财。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图说:嫌疑人引导刘女士添加“博士生导师”微信(徐汇警方供图,同下)
时光回溯到四年前,市民刘女士在自己毕业的某医科大学校友群里,结识了一名自称是知名医院公派至海外读博的男子马某。凭借着校友这层关系以及那看似光鲜的高学历身份,马某成功赢得了刘女士的好感,两人互加了微信。随着交流的深入,刘女士发现马某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人脉十分广泛,结识的似乎都是医院领导和专家。在这样的印象下,刘女士开始向马某寻求工作机会和学业上的帮助。
起初,刘女士表达了想要读博深造的想法,马某立即称自己可以为她牵线搭桥,从而获得读博的机会,但前提是需要一笔“好处费”。刘女士没有多想,便爽快地向对方转账了1万元。
没过多久,马某又以能为刘女士推荐知名医院工作为由,向她索取大量金钱用于疏通关系,同时还承诺会帮助她完成在职读博。刘女士再次轻信了马某的话,向其转账12万元。随后,刘女士还成功添加了所谓的“博士生导师”微信,并开始与“博导”进行学术交流。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刘女士对马某的办事能力深信不疑。
图说:被害人与冒充的“博士生导师”交流的部分截图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马某更是变本加厉,以帮助刘女士联系医院福利分房、申请国外深造名额、过节给导师送礼金等各种理由,陆续向她索要钱款,累计达20余万元。然而,每当收到钱款后,马某总是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拖延,承诺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办成。
图说:被害人与冒充的“博士生导师”交流的部分截图
直到2024年底,刘女士终于察觉出异样。她亲自前往医院,找到博士生导师当面核实情况,这才得知对方根本不认识马某,也从未与自己添加微信进行学术交流。此时,刘女士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这个“假博士”骗了!
接报后,徐汇公安分局枫林路派出所迅速行动,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展开了全面调查。在外地警方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抓获归案。
到案后,马某对自己利用虚假人设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据他供述,自己并非知名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赴海外深造读博,更不是刘女士的校友。那个与刘女士微信交流学术的“博导”,其实就是他用另一个手机微信号伪装的。在这几年间,他始终一人分饰两角与刘女士联系,骗来的30余万元都被他用于房屋装修和日常消费。
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徐汇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网上交友时一定要保持警惕,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涉及金钱交易时,更要谨慎对待。同时,大家要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了解各类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避免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上海徐汇警方破获的一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马某自导自演“医学博士”身份,在四年时间里以多种理由诈骗刘女士三十余万元。刘女士发现被骗后报警,警方迅速破案将马某抓获。警方提醒大家网上交友要谨慎,涉及金钱交易更要提高警惕,了解诈骗手段,避免受骗。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