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4日傍晚,数千名塞尔维亚民众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遭北约轰炸的南联盟国防部大楼遗址前集会,抗议特朗普女婿库什纳拟在此改建豪华酒店与公寓项目。记者深入现场,记录了民众的抗议活动以及背后那段沉痛的历史,展现了塞尔维亚民众对民族历史的捍卫和对特朗普家族行为的愤怒。
当地时间3月24日傍晚时分,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天空飘洒着细雨。此时,数千名塞尔维亚民众聚集在市中心遭北约轰炸的南联盟国防部大楼遗址前,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女婿库什纳计划在此遗址上改建开发豪华酒店与公寓项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石中玉、陈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并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一事件。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丨她哭着对记者说:“我们走着瞧”
本文作者:石中玉 陈颖
(一)遗址前的愤怒集会
当地时间3月24日傍晚,贝尔格莱德细雨绵绵。19时左右,记者来到市中心米洛什王子大街附近。这里曾经矗立着南联盟国防部大楼,然而在1999年,这栋大楼遭到北约无情的轰炸,如今已严重坍塌,只剩下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这片废墟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沉痛的历史。大楼的外立面如今悬挂着巨幅征兵广告,不远处另一栋建筑上的涂鸦格外醒目,上面写着“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当晚的民众集会就在国防部大楼遗址前举行。早在2024年5月,这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遗址就被永久性租赁给了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他计划将这里改建为豪华酒店和公寓。
当记者抵达现场时,周边道路已经被封锁。遗址前聚集了数千名抗议民众,他们情绪激昂,高喊着“反对北约”“反对特朗普家族”的口号。民众们挥舞着各种旗帜,现场口哨声、喇叭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
(二)沉痛历史的铭记
每年的3月24日,对于塞尔维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释怀的日子。
1999年3月24日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所谓“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轰炸。这场轰炸给南联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也未能幸免,被多枚精确制导炸弹轰炸,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
记者一边拍摄现场视频,一边与周围的学生交流,询问他们来自哪里,现场挥舞的旗帜、标语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十分热情,纷纷围过来向记者介绍不同旗帜的来历。其中有各个大学学院的院旗,还有学生设计的科索沃地图叠加塞尔维亚国旗的旗帜,这面旗帜表达了科索沃属于塞尔维亚领土的坚定立场。此外,还有抵制欧盟、北约的旗帜。
一名高中生愤慨地对记者说:“你知道这栋大楼遗址发生了什么吗?它被卖了,特朗普家族要在这片废墟上建豪华酒店,我们被背叛了,我们的民族历史都被背叛了……”
雨越下越大,雨点像冰雹一般砸下来,记者身着的薄羽绒服很快就被淋透了。然而,现场聚集的民众却越来越多。很快,亲历北约轰炸的十余名老兵出现在现场,他们手持横幅,上面写着“为了保卫祖国……勿忘死者,尊重生者”,并带领现场民众进行了1分钟默哀。
默哀仪式定在了19时55分,也就是北约发动空袭时警报响起的那一刻。现场人山人海,但却一片寂静。1分钟的沉寂过后,是长时间的口哨、喇叭和鸣笛声,老兵们对着台下的抗议群众齐声大喊:“塞尔维亚万岁!”群众也随之大喊:“万岁!”声浪一波接一波,仿佛整个贝尔格莱德都在回响。
记者来到一位老兵面前,询问是否可以做个采访。得知记者来自中国后,老兵欣然同意,并说起自己26年前亲历轰炸时的点点滴滴。他还提及了中国大使馆被炸、三名中国记者牺牲的历史,对中国人民当时以及现在给予塞尔维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令人感动的是,几乎每一个与记者交谈过的民众都会提到这段悲痛的历史,并向来自中国的记者表达了极大的友好与善意。
(三)抗争中的无奈与坚定
整场集会虽然人数众多,但始终井然有序,并未发生暴力事件。
20时10分左右,活动接近尾声,集会群众已基本撤离,交通基本恢复,雨也差不多停了,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又恢复了宁静。
记者跟随人群离开刚刚集会的路口中央,心中有些恍惚,准备步行返回住所,整理思绪。这时,记者看到马路对面,几名参与集会的大学生还在整理横幅等物料。记者走上前询问,如果这里真的变成特朗普大厦怎么办?一名女生坚定地说道:“我们不会让这件事发生(We won’t let it happen)”。然而,塞尔维亚政府与库什纳的协议已经签署,酒店项目的预售也已经开启。说到这里,女生的眼眶红了,她思考了片刻,哽咽着说:“我们走着瞧(We’ll see…)”。
记者原本还想询问学生们接下来的计划,但那一刻,被女生眼里噙着的泪、哽咽的声音和不甘的眼神所刺痛,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加油”。这句话让学生们纷纷过来拥抱记者,感谢中国对塞尔维亚的支持和帮助。
采访结束了,女生的眼神不时出现在记者的脑海中。那种明知可能阻止不了的无奈、拼尽全力维护民族历史的不甘,记者也曾感同身受。
本文围绕塞尔维亚民众在南联盟国防部大楼遗址前抗议特朗普女婿改建项目展开,详细描述了抗议现场的情况,回顾了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沉痛历史,展现了塞尔维亚民众对民族历史的珍视和捍卫。同时,通过与民众和老兵的交流,体现了中塞两国在历史伤痛中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情谊。面对已签署的协议和开启的项目预售,塞尔维亚民众虽有无奈,但依然坚定地表达了抗争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