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介绍了该计划的背景、目标、具体内容以及对商家、产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这一计划在构建多方共赢商业生态方面的意义。
4月3日,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商保会”)正式对外宣布,平台即将推出一项重磅的惠商计划——“千亿扶持”。在未来的三年内,拼多多拟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量等资源,用于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的建设。其目的在于助推平台商家实现新质转型升级,全力构建一个用户、商家以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这一计划是继2024年“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惠商举措之后,拼多多推出的又一项重要的商家扶持战略,其资源投入力度可谓空前。
2025年1月,拼多多成立了“商保会”,由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据了解,此次的“千亿扶持”计划正是由赵佳臻主导推动。他介绍称,该计划的推出一方面是基于公司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对当前市场机遇进行精心研判的结果。在最近几个月里,公司不仅总结了前期“百亿减免”等举措的实施经验,还广泛听取了平台各类目商家代表、行业专家代表等多方的建议和意见。这标志着拼多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此前,平台已经实现了让商家“减负降本”,接下来,平台将启动对商家的全面扶持,助力商家“拓单增收”。
赵佳臻坚定地表示:“此次‘千亿扶持’,我们是真金白银地投入,不喊口号,只动真格。我们始终笃定于高质量发展战略,将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置于平台利益之前,平台敢于牺牲短期利益,敢于啃下发展中的硬骨头。公司从上到下,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上下一心,力出一孔,这也是未来几年拼多多能否开创新局面的关键所在。”
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
2023年4月,赵佳臻出任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随即推出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拼多多将进入全面拥抱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将提升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拼多多坚定地执行这一战略,在平台生态和产业纵深方面持续发力,将“减免、扶持、治理”的多重措施全面贯彻到平台运营、商家经营、产业转型、物流升级等各个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平台及产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自2024年下半年起,拼多多先后推出了“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惠商新举措。其中,“百亿减免”举措成效显著,累计为超过千万的商家实现了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这一项,就为商家每年降低成本数十亿;“电商西进”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并且为偏远地区的近亿消费者实现了“全面包邮”的电商普惠;“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的首批项目先后助力上千个农牧产区、产业集群逐步转向“新质供给”的发展阶段。
根据拼多多最新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财报披露,“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目前已经先后走进了六安婚纱、惠东女鞋、青浦母婴、内蒙古酸奶糕、临夏牦牛肉、佛山开心果、广西脆蜜金桔等地区,为当地商家提供了产品、营销、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链路支持,培育了一批具备商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通过新质商家的“头雁效应”,带动了产业带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发展痼疾,逐步完成转型升级。
▲在“新质供给”加持下,惠东女鞋实现了产业升级。(摄影 李孟麟)
赵佳臻表示:“百亿减免、新质商家扶持等举措所取得的成效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我们发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平台及产业生态的效用不断释放,持续为供需两侧带来普惠。”随着“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平台针对“新质供给”的资源投入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带帮扶数量将不断扩大,新质商家帮扶范畴也将从头部逐步拓展到腰部,届时将会有更多优质商家分享到平台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构建多方共赢商业生态
在扩大产业带“新质供给”上行规模的同时,平台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进一步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扶持力度,启动了“多多好特产”等专项行动。平台深入农特产区,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字化优势,帮扶全国“土特产”触网大循环,提升土特产的品牌知名度与溢价能力,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拼多多助力西部糖心苹果直连全国市场。(摄影 刘浩)
供给侧的新质变革,也带动了需求侧的进一步满足。春节期间,在“电商西进”的推动下,“年货西进,特产东出”成为了新的消费趋势。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25年夜饭报告》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水饺、海鲜、坚果等订单量均实现了翻倍增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羊肉、牦牛肉、酸奶糕等特产也加快进入了东部地区消费者的餐桌。
赵佳臻透露,接下来拼多多会在消费者端进一步探索平台直补的创新模式。在充分保障商家权益和成本的基础上,多类目对标“国补”价格标准,全面普惠消费者,激发消费需求与活力,也为商家“拓单增收”构建更良性的运营环境。
除此之外,“千亿扶持”计划还将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当前,国际关税形势日趋复杂,关税变动给中国出海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小商家在订单与利润的艰难抉择中举步维艰。“千亿扶持”计划将针对性地帮助跨境商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有效应对出海风险。
赵佳臻表示,拼多多推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全力构建一个用户、商家、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只有实现共赢的生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平台型企业的社会效能,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要把‘先消费者、商家后平台’的思想贯穿‘千亿扶持’的始终,并且将这一理念统一到公司的上上下下。我们有决心担负起平台商家转型发展的成本与风险,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会优先保障中小制造业的稳定发展和健康利润,优先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最终平台生态也将迎来高质量蜕变。”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分析指出:“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主体是产业端,消费主体是广大消费者,电商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承担了流通和分配两个职能,无论是补贴消费者还是商家,本质都是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在电商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平台的利益分配并非一成不变,有些阶段平台会通过规则设计把部分生产者剩余转变为消费者剩余,有些阶段则会倾向于把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变为生产者剩余。当下电商行业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平台转向共赢思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也指出,整个电商行业都应鼓励平台、商家、消费者等多主体探索“分布式”平等合作关系,其中平台和商家是“鱼与水的关系”,保护商家权益,优化平台生态,最终将使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共同获益。
本文详细介绍了拼多多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该计划是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拼多多不断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涵盖了新质商家培育、农副产品帮扶、跨境中小商家补贴等多个方面。这一计划不仅有助于商家“拓单增收”、推动产业升级,还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激发消费活力,最终构建起用户、商家、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体现了电商平台在存量发展阶段转向共赢思维的理性选择。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