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新疆哈密市启动的戈壁保护工作展开,介绍了哈密戈壁的现状、保护法规的实施、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果和后续的计划。
近期,新疆哈密市积极投身于戈壁保护工作之中。工作人员深入实地,对土壤、砾幕层以及荒漠动植物展开细致的调查,同时广泛收集近30年与生态相关的文献资料。目前,已经确定了戈壁砾幕层的初步修复方案。
从统计数据来看,哈密市的戈壁面积达到了9.46万平方公里,大约占据全市总面积的66.57%。这些戈壁地区普遍呈现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地表被砾石和砂砾所覆盖,植被十分稀少。近年来,随着人为活动的不断加剧,戈壁中经过千百年才形成的砾幕层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本潜在的沙尘源由此转化为现实的沙尘源,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加强戈壁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在2025年3月1日,新疆首部戈壁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哈密市戈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落地实施。哈密市携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行业内知名专家和科研人员共同组成了专业团队。该团队对哈密戈壁生态环境本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精心编制了戈壁保护修复方案。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戴蓉指出,要开展戈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首要任务是摸清戈壁生态环境的“家底”。为此,团队对哈密市戈壁内地形地貌和地质、戈壁砾幕层现状、大气质量、土壤质量等方面开展了实地调查。
截至目前,项目研究团队已经进行了25轮次的野外调查工作。他们采集了200余份土壤样品,完成了85个砾幕层调查样方、61个植物调查样方以及38条动植物调查样线的调查工作。同时,还收集了近30年来哈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等方面的100多份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这些努力,团队基本摸清了全市戈壁生态环境本底,查明了主要生态问题及其驱动因素,科学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戈壁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经过多次试验和研讨论证,最终明晰了哈密市戈壁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本路径。
哈密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砾幕层初步修复方案确定之后,后续将继续以“划禁区、立红线、强修复”为核心工作思路,加快推动解决影响戈壁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通过这些举措,防止戈壁退化、沙化,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新疆哈密市启动戈壁保护工作,介绍了哈密戈壁的现状、法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后续计划。哈密市在戈壁生态保护方面积极行动,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摸清了生态本底,确定了砾幕层初步修复方案,后续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以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戈壁退化和沙化。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