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国宣布的对等关税计划展开,深入剖析了美国加征关税的目的、带来的多方面负面影响,如加剧通胀、减少就业、引发贸易伙伴报复等,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这哪里是什么解放日,分明是衰退日。”在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对等关税计划之后,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发出了严肃的警示,他明确指出,这一计划极有可能引发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且针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关税。美国如此变本加厉地挥舞关税大棒,无疑给本就脆弱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让美国再次伟大。
“关税是字典里最美的词汇。”在这样一种错误观念的误导下,美国就像是给自己服下了一剂“关税毒药”。然而事实上,加征关税一点都不美,它更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既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对美国自身也没有好处。
美国新一届政府四处加征关税,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在国内减税的大背景下,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外国企业到美国建厂,从而增加国内的就业岗位,实现制造业回流的“大梦”。
理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却无比骨感。加征关税虽然在短期内能让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可它带来的通胀压力却在不断加剧,这让美国经济和美国人民都难以承受。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与加征关税对经济造成的损害相比,那点增加的财政收入实在是得不偿失。加征关税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很难治理,美国此前为压制通胀所做的努力很可能会付之东流。而且,美国下游的进口商和消费者,将承担增加关税的绝大多数成本。
据穆迪公司此前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对华加征关税92%的成本,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要增加开支1300美元。这无疑给美国普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美国此次祭出所谓的对等关税,无非是希望通过关税保护本国产业,增加国内就业。但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关税实际上是就业岗位的隐形杀手。加征关税势必会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为了生存下去,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裁员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经发表的一份工作论文指出,2018年至2019年的贸易战,并没有对美国所谓受到保护的新兴行业就业产生正面影响,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还让美国农业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
再考虑到美国人工成本高企、供应链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美国倒逼外国企业在美建厂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白明认为,在美建厂面临许多沉没成本,投资限制也很多,有些是准入阶段的限制,有些是经营阶段的限制,企业就像是面临着“关门打狗”的风险,所以企业还要仔细考虑美国的营商环境是否适合自身发展。
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也是加征关税必然会带来的恶果。一旦贸易战升级,全球供应链就会面临断裂的风险。白明指出,加征关税会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增加贸易成本,这不仅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美国自身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遭受损失。
贸易战没有赢家。欧盟官员近期发出警示,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全球GDP下降7%,这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GDP总和。由此可见,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范围之广、危害之大。
加征关税或许能在短期内满足美国政府的某些诉求,但从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收益。无论是算经济账、民生账还是政治账,美国的关税政策都难以带来真正的繁荣,反而会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这一预测结果再次证明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危害性。
搞保护主义就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实际上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所谓“关税美在哪”,大概只存在于美国一些人的幻觉中。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正被美国不断升高的关税壁垒阴影所遮蔽。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世界经济的大海再退回到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面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唯有各国同舟共济、合力应对,才能共渡难关、开创未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正是各国通力合作,才让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事实证明,合作是最美的词汇,这一点过去已经得到验证,未来也将继续得到证明。
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对等关税计划的目的、影响,指出加征关税不仅不能让美国实现经济繁荣,反而会带来通胀加剧、就业减少、贸易伙伴报复等诸多问题,损害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应摒弃保护主义,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