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虽短信使用频率降低,但仍受关注,近期不少人收到类似诈骗短信,甚至有人被骗49万。深圳警方发布提醒,剖析“假合约”骗局的九大套路,并给出防骗小贴士及举报方法,还列举了常见网络防骗小技巧,呼吁大家注意防范,扩散消息避免更多人受骗。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短信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然而,一旦手机响起短信提示音,很多人还是会忍不住瞥上一眼。
就在最近,不少小伙伴都收到了类似的短信。下面为大家展示相关短信的截图:
有网友透露,自己所在辖区有人轻信了这类短信,结果被骗走了49万。以下是相关情况的截图:
近日,深圳警方紧急发布提醒:“假合约”骗局在多地爆发!
近期,106短信引流诈骗再度变种,新的“合约扣费”短信骗局来势汹汹,全国多地已有不少群众不幸中招,遭受了大额财产损失。深圳反诈中心为大家深度剖析这种诈骗手段,帮助大家识破骗子的套路。
其一,伪造官方机构名义。骗子使用106号码发送短信,内容显示为“某某中学”“某某机关局”“某某公司”等。利用官方机构的权威性,让收件人在第一时间放松警惕,误以为是正规消息。其二,精准个人信息。这些诈骗短信不像一般的垃圾短信那样笼统,会明确提到收件人的姓名,甚至连每月扣费金额都写得有模有样,看起来就像是专门为收件人“定制”的信息。
为了帮助大家有效防范此类诈骗,这里有一些防骗小贴士。首先,保持冷静,核实信息。当收到类似短信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恐慌情绪左右,不要轻易相信短信内容,更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其次,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平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最后,谨慎对待陌生电话和短信。对于陌生的电话号码和短信,尤其是涉及到钱财、合约等敏感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遭遇诈骗短信,可按以下方法进行举报。106开头的垃圾短信和诈骗短信着实让人厌烦,但我们有办法应对。首先,关注12321受理中心。打开微信,在搜索栏输入 “12321”,关注这个专门处理诈骗、垃圾短信举报的公众号。
然后,进入举报页面。关注后,点击公众号菜单中的 “我要投诉”,即可进入举报页面。最后,详细填写举报内容。将收到的短信内容完整地复制粘贴到相应输入框中,务必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然后点击 “投诉” 按钮提交。
近年来,各式网络骗局层出不穷,以下这些防骗小技巧大家一定要记住。一是“钓鱼”短信不要点。短信中的链接可能含有木马病毒,会自动获取手机最高权限,从而盗刷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软件中绑定的银行卡内资金,请勿轻信。二是陌生电话莫轻信。如需咨询客服热线,一定要通过合法的客服平台,切忌在网上搜索陌生号码进行拨打。三是网上转账需谨慎。网上自称要转账才能办理的业务,99.9%的情形都是骗子设下的圈套。四是业务办理要到正规平台。办理ETC业务,可以直接到各大银行网点进行办理,有疑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银行营业厅咨询。五是遇到涉及重要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输入时,要多留心眼。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和更改密码,以保障资金安全,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如今骗子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真是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和更改密码,以保障资金安全,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希望大家将这些信息扩散给更多的人,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
本文围绕近期频发的“假合约”短信诈骗展开,介绍了诈骗案例、剖析了诈骗套路,提供了防骗小贴士和举报方法,还列举了常见网络防骗技巧,旨在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并呼吁大家扩散消息,让更多人免受诈骗侵害。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