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小鹏汇天总部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相关情况。包括媒体探访总部,现场观看“陆地航母”飞行演示,介绍其设计特点、技术攻坚成果、应用场景规划、驾驶门槛、适航认证进展以及国际化布局等内容,展现了广州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
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被郑重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拉开了“低空经济元年”的大幕。今年年初,广州更是将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列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目标直指万亿级的广阔蓝海市场。
3 月 18 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的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研行活动走进番禺。众多中央、省、市媒体纷纷探访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小鹏汇天总部,试图揭开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那独特的“新质”密码。
在小鹏汇天总部,一场精彩绝伦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演示正在进行。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它垂直起降、前进、后退、空中原地掉头、绕圈飞行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一系列流畅且酷炫的操作瞬间吸引了现场媒体的全部目光。
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引爆市场的创新之作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陆地航母”的车身尺寸约为 5.5 米长,宽和高均为 2.2 米。它的设计十分精巧,而且功能极其强大。这款飞行汽车共分为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其中陆行体作为母舰,能够巧妙地将飞行器收纳在后备舱中,实现了一车两用的创新性设计理念。
技术攻坚:提升“系统级安全”
“陆地航母”的颠覆性在于其“陆空一体”的独特设计。陆行体搭载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飞行体采用六旋翼结构,并且重量控制在 800 公斤以内。小鹏汇天的相关负责人赵德力强调,技术突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他表示:“自动分离结合、轻量化结构、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每个细节都需要专利来支撑。”截至 2024 年,小鹏汇天已经申请了国内外专利 889 项,这些专利主要分布在飞行汽车的动力系统、安全系统、航电系统、自动驾驶等核心领域。
安全冗余是飞行汽车面临的核心挑战。飞行体配备了双套动力系统与飞控算法,实现了“10 的 -7 次方系统级安全”(即千万分之一故障率)。折叠机臂、自动脚架等专利构筑起了坚固的技术护城河。目前,团队正在进行高原、高寒等极端环境测试,预计年底能够完成全部验证工作。
应用场景与市场展望
“广州正大力建设低空产业园,海鸥岛布局了 4 个起降点,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赵德力表示,根据目前的规划,广州将率先在郊区开放试点航线,然后逐步向城市扩展。“陆地航母”初期将聚焦应急救援与空中越野领域。例如,在高速公路事故救援中,飞行体可以快速抵达现场投送物资;而飞行营地则能为游客提供“空中自驾游”的新奇体验。赵德力还透露,未来将推出针对郊区通勤的新机型,目标是让飞行变得像开车一样便捷。
与此同时,驾驶门槛是飞行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赵德力称,陆行体仅需普通 C 照,飞行部分则对标“轻型运动类”资质。“目前,我们的飞行器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新手只需 5 分钟即可完成起降,培训难度比直升机低数十倍。”目前,小鹏汇天正与民航局探讨简化驾照流程,预计 2026 年大规模交付后,用户可在指定空域自由飞行。
目前,适航认证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4 年,中国民航局为亿航智能 EH216 – S 颁发全球首张载人无人机适航证,为行业树立了标杆。赵德力表示,“陆地航母”计划今年 10 月完成适航审定,“法规障碍正被逐一打破”。
加快国际化布局:剑指万亿蓝海
小鹏汇天正加快国际布局的步伐。2024 年,小鹏汇天在中东完成多轮试飞,并与阿联酋探讨应用场景。今年下半年将再次前往中东进行实验,推动适航证双边互认。中东市场对高端科技产品的接受度极高,为小鹏汇天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从 2013 年创业至今,赵德力带领团队蛰伏 12 年,终于迎来了低空经济的风口。在他看来,“陆地航母”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三维交通网络的起点。随着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重共振,这场“低空革命”正从图纸逐步走向现实。行业预测显示,2040 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将达 9 万亿美元。面对国际竞争,赵德力信心十足:“中国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领先,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本文围绕广州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展开,介绍了其设计、技术、应用场景、适航认证和国际化布局等情况。展示了广州低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体现了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飞行汽车有望改变未来交通格局,开启低空经济的新时代。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