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肇高速改扩建项目中的新建金马大桥展开,介绍了其首个主墩承台施工顺利完工,工程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的消息,还阐述了大桥的规模、特点、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以及建成后的意义。
夜幕悄然降临在西江之上,航道里船只穿梭往来,金马大桥上车流川流不息。而在一旁,一场意义非凡的“复制”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建金马大桥的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记者于19日从广东交通集团了解到,广肇高速改扩建项目的关键“咽喉”工程——新建金马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施工,近日已圆满完工。这标志着工程正式迈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的新阶段。
这张照片呈现的是金马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现场,摄影者为刘立春。
广肇高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其改扩建工程意义重大。改扩建完成后,道路将从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这将大幅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让车辆通行更加顺畅。
新建的金马大桥全长1936.6米,它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在西江之上,连接着佛山市三水区与肇庆市高要区。这座大桥采用分离增建的方式,就像是在西江上再“复制”一座崭新的金马大桥。其结构采用独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与连续组合梁的协作体系,设计独特且科学。
此为金马大桥首个主墩承台浇筑现场,拍摄者是汪明星。
首个主墩承台的完工,是新桥主墩施工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这个承台规模庞大,长41.5米、宽22.5米、高6.5米,累计浇筑混凝土方量达6000多立方米。由于承台体积巨大、钢筋密度高、温控要求极为严苛,且施工浇筑周期漫长,它成为了新桥施工技术难度较高的关键节点之一。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项目团队采用了分层浇筑工艺,并运用智能温控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全维度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并实时进行调节,确保混凝土冷却效果均匀且高效,极大地提升了金马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效果。
如今,首个主墩承台如同“春笋破土冒尖”般“破水而出”,为下一步的水面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项目团队将集中力量推进新桥主塔的封顶工作。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金马大桥施工现场,由汪明星拍摄。
金马大桥作为一座跨江特大桥,建成后将发挥重要作用。它将有效缓解现有路段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强化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之间的快速联通,为大湾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围绕新建金马大桥首个主墩承台完工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广肇高速改扩建背景、大桥规模及结构特点,阐述了主墩承台施工的难点与应对措施,以及大桥建成后的重要意义,展现了大湾区交通建设的新进展。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