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17日福建省商务厅公示第七批“福建老字号”企业名单展开,介绍了拟新增的企业数量、厦门入围企业情况,申报条件,涉及领域,还提及台资企业参与认定的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背景。
在3月17日这一天,福建省商务厅有了一个重要举动,那就是对通过专家评审、拟入选第七批“福建老字号”的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此次全省拟新增80家“福建老字号”,其中厦门表现出色,有10家企业入围,值得一提的是,这10家企业里还有2家是在厦台企。
那么,想要申报“福建老字号”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据了解,申报企业首先要在福建省内登记设立;其次,字号传承时间必须已满50年;同时,企业要具有与字号相一致的注册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还得具有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者服务;并且要具有传统文化背景、地域特色、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等。
从公示的情况来看,在厦门拟通过认定的10个新一批“福建老字号”品牌(字号),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餐饮、茶叶、日用品等多个方面。其中有不少是市民熟悉的老品牌,像“邵子牙”“吴再添”等,这些品牌在厦门市民心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外,还有部分是“中华老字号”品牌,例如“好清香”,对于很多老厦门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发布认定开启的通知特别明确了“福建老字号”认定范围,即福建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并持续正常经营的企业,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和金门、马祖企业参评。此次公示名单中还专门有“评审通过的台企名单(首批台企)”,一共有6家。而厦门在其中占据了两席,分别是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的“正新”、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的“金门高粱酒”。
在政策层面,2023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台企申报中华老字号”。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厦门市商务局等5部门于2023年11月联合印发《厦门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办法首次将品牌始创于港澳台地区、在厦门发展的港澳台资企业纳入申报范围,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两岸融合发展。就在当年12月,“金门高粱酒”“正新”“太祖”“郑福星”成为首批入选“厦门老字号”的台湾品牌,大陆老字号首次有了台湾品牌的身影。截至目前,已经有8个台资品牌和1个港资品牌获评“厦门老字号”。
3月17日福建省商务厅公示第七批“福建老字号”企业名单,全省拟新增80家,厦门10家企业入围含2家台企。介绍了申报条件、涉及领域,还阐述了台资企业参与认定的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背景,体现了两岸在老字号认定方面的融合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