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15”热度未散时光伏行业的真假组件之争。天合光能和爱旭股份分别发表声明防范非授权渠道销售,业内人士分析或与各环节纠纷有关。同时还探讨了组件代工现象、政策窗口期引发的抢装抢货情况以及光伏企业应对需求变化的能力等问题。
在“315”的热度还未完全消散之时,光伏行业迎来了一场备受关注的真假组件之争。3月18日,天合光能(股票代码:688599.SH)和爱旭股份(股票代码:600732.SH)分别通过旗下微信公众号郑重发表声明,提醒广大客户一定要认准官方授权渠道,谨慎防范非授权渠道的销售行为。
天合光能在声明中明确指出,他们发现市场上存在部分商家,在未经公司授权的情况下,以非正规渠道销售疑似公司品牌的太阳能组件产品。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不仅损害了授权经销商的合法权益,也让消费者面临诸多潜在风险。爱旭股份同样在声明中提及,通过非官方授权渠道购买商品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并积极鼓励大家,如果发现疑似假冒商品或侵权行为,欢迎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举报。
那么,这两家头部组件企业为何会同时发布“防伪”声明呢?有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或许与组件厂、代工方以及经销商等各环节之间出现的纠纷有着密切关系。当前,光伏组件的价格持续上涨,主流品牌热门版型的产品供应十分紧缺,整个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在想方设法多分“一杯羹”。
两家一线品牌“打假”未授权产品
天合光能进一步强调,以非正规渠道销售疑似公司产品的行为,会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用户权益造成重大风险。爱旭股份在声明函中,更是详细地对非官方渠道购买商品作出了多项风险提示。这些风险包括产品质量无保障,因为非官方授权渠道(如个人代购、非认证电商店铺、二手平台等)的商品来源不明,可能存在假冒伪劣、翻新、改装或配件替换等问题,消费者根本无法享受该公司正品质量承诺及标准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缺失,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可能难以获得有效的售后支持;维权困难,在非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消费者在维权时可能会面临诸多阻碍;价格异常风险,可能会遭遇高价购买到低质量产品的情况;侵权风险,可能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
对于龙头公司们在声明函中提到的“未授权产品”,市场上有传闻称这些产品可能来自于代工厂。不过,爱旭股份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公司的ABC组件产品并没有代工厂。他们认为新政刺激可能导致部分经销渠道出现乱象,公司发布声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醒客户保证自身权益。天合光能方面虽然未对代工情况作出具体回应,但有业务负责人表示,发布声明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渠道市场。近期,国内“抢装潮”的出现,使得组件销售变得紧缺,导致市场比较混乱。这种抢装抢货的现象预计会持续到政策窗口期结束,之后市场会逐渐趋于理性。
实际上,组件代工在业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合作方式。某头部组件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品牌组件在接手订单后,如果自身产能有限,或者交货时间有更快要求,会将部分订单转移给其他组件企业代生产。这就相当于租用别人的产能,代工厂赚取加工费,最后交予客户的依然是自己的品牌组件。此外,春节前,由于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为避免跌价减值损失,厂家库存普遍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2月下旬以来,分布式市场的需求陡然增加,导致短期内组件产品供应紧缺,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代工需求。
以声称只做代工的某光伏企业为例,该企业提出了“共享产能”的概念,主张构建柔性产业链。即制造方本身没有品牌,通过OEM和ODM两种模式,为其他品牌企业提供代工服务,最终产品以委托方品牌交付客户。据悉,这种合作方式在头部企业间也较为常见,委托加工费用则由双方根据市场行情商议确定。在OEM合作模式中,客户会主导产品设计与技术标准,代工方负责按需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交付效率;在ODM模式中,由代工厂负责全流程解决方案。不过,有组件企业人士介绍,“代工厂产品不能被认为是‘假货’,但是对于未授权产品,委托方通常认为其未进行质量检验等程序,对非认证的产品,也不会提供售后和质保等服务。”
政策窗口期引发抢装抢货
“在一个月之前,很难想象组件会出现紧缺。”在与多位光伏从业者交流的过程中,他们都表示近期光伏市场抢装抢货的情况出乎意料。事实上,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早在2023年底,全球组件产能就已经超过1000GW,国内更是全球光伏组件生产制造的重心,产能和产量均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在组件价格方面,经过上一轮周期中因硅料紧缺引发全产业链价格大涨后,从2023年四季度至今,又因阶段性供需失衡,单瓦价格从1.8元的高点跌至0.6元的“生死线”附近。有分析人士指出,供需变化导致价格涨跌反转,但组件作为制造端最下游的环节,产能相对富余,与上游(硅片-电池)和下游(电站客户)相比,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并不高。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这让组件厂一时间站在了风口浪尖。文件规定,以今年6月1日为节点,此后并网投产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将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根据机构测算,若维持原有开发费用水平,新政策环境下投资方收益率可能会大幅度下降。根据infolink最新消息,近期订单确实出现了小幅增长,主要集中于分布式项目,尤以工商项目最为明显,这显示《通知》的出台已经推动了分布式市场的抢装潮。
距离新旧政策交替的关键节点还有不到三个月的窗口期,有组件经销商和EPC投资方表示,目前他们全部的重心都放在430和531两个时间节点的抢装上,为了锁定“存量项目”的政策红利,分布式市场已经进入“百日冲刺”阶段。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低库存-高波动”的周期特点下,光伏企业对需求变化的应对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但从保护客户权益的角度来看,可能还会有其他品牌组件厂陆续提示客户注意从授权渠道购买光伏产品。
本文围绕光伏行业的真假组件之争展开,天合光能和爱旭股份发布“防伪”声明防范非授权渠道销售,或与行业各环节纠纷有关。同时阐述了组件代工的普遍现象以及政策窗口期引发的抢装抢货情况,指出光伏企业应对需求变化能力待提升,后续可能有更多品牌组件厂关注客户购买渠道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