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珍爱网近期的经营状况,包括线下门店关闭、虚假宣传受罚等问题,同时探讨了婚介行业存在的乱象及其根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在3月21日傍晚时分,珍爱网官方做出了回应。针对西安一家门店关闭一事,其表示这属于正常的运营调整,并且所有会员的服务都已经被妥善安排到了新的服务团队当中。不过,对于其他地方门店关闭的情况,珍爱网并未给出回应。
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珍爱网线下门店的经营模式一直饱受外界诟病。此前,记者实地探访其门店时发现,门店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够规范的情况,甚至存在诱导消费的行为。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了7起网络不正当典型案例,其中珍爱网虚假宣传案赫然在列。从案例详情可知,珍爱网在营销过程中存在夸大会员人数、向用户发送虚构信息以及宣传虚假案例等违法行为,最终被处以170万元的罚款。
此外,近期多地珍爱网门店闭店以及拖欠员工工资的消息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到了3月21日晚,珍爱网相关部门通过邮件形式回复称,会员服务已经交由新的团队负责。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婚姻中介机构存在诸多乱象。其根源在于,婚介服务本身很难量化服务标准,而且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除此之外,婚介行业还涉及多头监管的现实难题。
陈音江进一步解释道,婚介服务可能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从行业主管角度来看,应该是民政部门;但在广告注册登记等方面,又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空白地带,这就给部分不诚信的婚介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每个人的择偶标准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基于以上情况,陈音江建议,需要进一步压实婚介平台的主体责任,促使其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同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以此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围绕珍爱网近期出现的门店关闭、虚假宣传受罚等经营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了婚介行业乱象的根源,包括服务标准难量化、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和多头监管难题。并提出压实婚介平台责任和加强监管的建议,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