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开,介绍了其举办时间、主办单位、主题等信息,还阐述了该论坛的历史、影响力以及今年年会的四大特点。
在获得国务院批准之后,备受瞩目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即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盛大举办。为了让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此次盛会,3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门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有关情况,并且耐心解答了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我们把目光回溯到2007年,那一年中关村论坛正式创办,从诞生之初,它就确立了“创新与发展”这一永久主题。中关村论坛存在的意义十分重大,它就像一座桥梁,促进着各个国家之间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在这里,人们可以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一起商议全球创新规则和科技治理的相关事宜,最终的目标是推动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时光荏苒,截至目前,中关村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在这15年的历程中,总计开展了上千场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累计吸引了数十万名嘉宾和观众参与其中。随着一届又一届的成功举办,中关村论坛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如今它已经成为了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一个重要平台。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阵容十分强大,它是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网信办、全国妇联等部门也对此次年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国际组织也伸出了援手,给予了年会诸多协助。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论坛年会的年度主题是“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年会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一共安排了128场活动。此次年会涉及范围广泛,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他们将共同商议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启示。
总体而言,今年的论坛年会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首先是突出科技前沿,年会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举办了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让参会者能够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其次是突出成果共享,通过技术交易大会、前沿科技大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搭建起了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有助于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对接和产业化,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再者是突出人才交流,年会专门设置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等,为相关科学家群体创造了交流合作的机会,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最后是突出开放合作,年会上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了国际科技组织及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与,能够链接全球创新智慧,搭建起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举办信息,包括时间、主办单位等,回顾了中关村论坛的历史与影响力,阐述了今年年会的主题、活动安排及四大特点,展现了该论坛在推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