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长丰(双凤)经开区围绕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构建的“精准滴灌、多维融合、实战淬炼”三阶递进党员教育体系,以及该体系在分类施教、资源融通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显著成效。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积极顺应党员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大胆创新,构建起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精准滴灌、多维融合、实战淬炼”三阶递进党员教育体系,精心打造出党员教育的“全链条赋能矩阵”,为党员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精准滴灌“分类学”,构建多维施教“全链条”
长丰(双凤)经开区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有效破解了在职党员工学矛盾突出等难题。
对于机关党员,开展“强基铸魂”行动。创新采用“理论 + 实战”的培养模式,紧密围绕政策理论、作风建设等重要主题,通过PPT竞讲、应知应会测试等丰富多样的载体开展深入研讨学习。同时,还积极组织合肥市科技工作者宣讲队到区内进行宣讲,为机关党员释放出澎湃的“向新力”。在过去的一年里,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余场次,让机关党员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社区党员则以“服务赋能”为目标。创新推行“双报到”党员积分制管理,精心组建了一支1200余人的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并建立起“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高效服务机制。一年来,这支服务队累计解决了小区停车难等治理难题598个,推动“家门口的幸福”服务事项办结率高达96%,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企业党员着重“聚力增效”。在重点企业着力打造“红色学习角”矩阵,积极开展“技术大咖开讲啦”系列培训活动,邀请业务部门专家、优秀企业家、技术骨干等为企业党员授课。近年来,成功举办产业技能培训、党建惠企政策解读等活动10余期,惠及企业400余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多维融合“立体教”,打造资源融通“强磁场”
长丰(双凤)经开区注重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起“阵地 + 云端 + 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党员教育的吸引力与参与度。
线下阵地实现“全域覆盖”。建成了“1 + 18 + 57 + N”党群服务矩阵(即开发区党校 + 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57个网格党群服务站 + N个企业党员活动室),精心打造“车间微课堂”“庭院党课”等特色教学场景,开展实境教学80余场,让党员能够“出门即达”参与学习。
云端课堂实现“智慧互联”。积极开发“云端课堂”资源库,及时在党员交流群内转发“长丰先锋”公众号“莓老师小课堂”“干部教育云学堂”等优质栏目内容500余次。通过“双凤发布”公众号累计推送定制化学习包130期,使得98%的在职党员能够实现“掌上进修”,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流动课堂开展“暖心送学”。组建了18支“流动送学小分队”,结合“四到家、六必访”工作机制,为年老体弱党员提供贴心的“送学上门”服务。通过定制大字版、语音版学习资料包,为300余名老党员提供“床边课堂”,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参与到学习教育中来,做到“不落一人”。
实战淬炼“转化链”,激活服务发展“新引擎”
长丰(双凤)经开区建立了党员教育成效与重点工作的联动机制,有力推动了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实效。
在产业攻坚方面,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在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等重点产业链企业设立32个“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技术攻坚擂台赛”。自2024年以来,累计征集智能仓储优化等“金点子”303条,推动党员牵头申报专利8项,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基层治理方面,实施“红色领办”。推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认领制,将文明创建、整治电动车上楼、楼栋杂物堆积等城市社区重点工作转化为1200余个“党员责任区”。一年来,开展“楼道革命”等志愿服务170次,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率达到82%,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在成效评估方面,实行“闭环管理”。创新采用“学习积分 + 实践考核”双轨制,将党员参训时长、测试成绩、志愿服务等8项指标纳入晋升评优体系。自2024年以来,评选出“发展先锋”26名,建立后进党员“回炉培训”制度,在广大党员中形成了“学优争先”的浓厚氛围。
长丰(双凤)经开区创新构建的“精准滴灌、多维融合、实战淬炼”三阶递进党员教育体系,通过分类施教、资源融通和成果转化等多方面举措,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区域的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