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嵊州小笼包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手段,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嵊州小笼包产业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实现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保障,带动了就业增收,成为地方创富增收的典范。
“美好的一天,就从一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嵊州小笼包开启!”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浙江绍兴嵊州的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踏入公司直播间,只见主播正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小笼包的手工技艺,那娴熟的手法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得直播间内气氛热烈非凡,网友们互动频频,网络端的下单信息更是如同雪花般不断涌来。
近年来,嵊州小笼包作为浙江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不断积极拓宽销售渠道。而直播带货,无疑成为了其打开市场的一把重要钥匙。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明向记者透露,为了打响嵊州小笼包这一品牌,在绍兴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当地成立了全国首个小笼包企业联合会。这一联合会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小笼包产业的管理体系。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线,在直播带货的合规经营方面,成功避免了不少潜在的风险隐患。
史明回忆道:“我们是嵊州市最先开展小笼包直播的企业。在直播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在宣传小笼包时使用了‘最好吃’等极限用语,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好在嵊州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介入,对我们的主播及管理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明确划定了禁用极限词、虚假功效宣传等红线。并且,通过数字技术实时监测违规话术,及时拦截风险表述。”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企业直播间的粉丝量迅速增长。如今,该企业的日销售额能轻松达到20万元,一跃成为嵊州规模最大的小笼包电商企业。
越鲜直播间的红火景象,仅仅是绍兴扶持嵊州小笼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绍兴市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推动嵊州小笼包产业触网腾飞,构筑起了富民大产业。截至2024年,全国嵊州小笼包门店已突破3万家,产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同比增长40%。这一喜人的成绩,带动了3万家庭共10万人口实现就业增收。值得一提的是,嵊州市“地方小吃‘创富增收’模式探索”成功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贾浩波表示:“我们通过培育新兴业态,激活产业新动能,全力擦亮嵊州小笼包这张浙江小吃文化的‘金名片’。”绍兴大力发展“直播 + 龙头企业 + 源头工厂”模式,通过场景化展示现包现蒸的生产工艺,培育出了“越鲜食品”等标杆直播间30余个,其中有10个直播间年销售破千万元。
目前,绍兴还与头部MCN机构展开合作,为嵊州小笼包的直播开展内容策划、制作和推广服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嵊州小笼包直播转化率提升至6%,直播间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百万人次。
“嵊州小笼包产业的发展既要流量更要质量。”嵊州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奇军强调。嵊州市以数智溯源构建食安屏障,依托嵊州“电子食安身份证”系统,打造了“小笼码”。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扫码,就能清晰地看到小笼包原材料采购、检验、生产、仓储、销售、运输等全流程信息,全链条保障了食品质量,有效解决了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据悉,消费者已累计扫码12万余次。此外,“嵊州小笼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正式启用。同时,通过出台《嵊州小吃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建立“财政 + 金融 + 土地”政策包,对年直播销售额超500万元的企业给予营销费用30%的补助。
浙江绍兴嵊州小笼包产业的发展展开。通过直播带货这一新兴销售模式,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下,嵊州小笼包产业不仅在销售规模上取得了显著增长,带动了大量人口就业增收,还通过数智溯源等手段保障了食品质量。未来,在政策的持续扶持和创新模式的推动下,嵊州小笼包产业有望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