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香港写字楼空置,多元策略开启新未来

世邦魏理仕发布的关于香港写字楼市场的报告展开,指出香港写字楼市场正经历重大转型,面临高空置率问题,介绍了不同人员提出的应对建议,并提及写字楼改建住宿的可能性及相关数据。

据最新消息,知名房地产服务机构世邦魏理仕发布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报告。报告指出,当下的香港写字楼市场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阶段。目前,香港现存写字楼的空置率居高不下,再结合未来的供应量来看,预计在2030年之前,香港写字楼的空置空间将会持续保持在大约1500万平方呎的规模。这无疑给广大写字楼业主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维持写字楼的高使用率成为了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世邦魏理仕香港区研究部主管陈锦平在分析这一情况时表示,想要吸纳这高达1500万平方呎的空置写字楼空间,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需要一个更为广泛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建议,业主们应该积极考虑采用更多元化的方式来提升大厦的使用率。比如,可以将大厦进行改装,打造成为以枢纽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能够为日益增长的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业主在发展这样的产业生态系统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产业生态系统,能够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而带动对办公空间的需求。此外,他还强调,科技在未来的商厦发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邦魏理仕香港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兼主管甄浚岷则针对不同区域的写字楼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表示,由于主要商业区的写字楼本身竞争力较高,通常能够确保较高的租赁率,所以对于这些区域的写字楼,建议业主维持其现有的状况。而对于位于非核心区的写字楼业主来说,应该考虑采用以枢纽为中心的方式,为特定产业提供完善的生态环境,以此来吸引租户。

世邦魏理仕香港顾问及交易服务执行董事兼主管冯慧诗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她发现,随着人们对集生活、工作和社交于一身的商厦需求不断增长,在未来的几年里,人们在同一地方生活和工作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基于此,她建议业主采用枢纽型商厦的模式,并且在大厦内提供宿舍空间,为特定产业打造完善的生态。这样做不仅可以创造租户之间的协同效应,还能提升管理和协作效率,从而有效提升租赁率。

报告还给出了关于写字楼改建的建议,认为改建这种方式最适合那些较难维持高使用率的大厦,尤其是位于非核心区的商厦。一般来说,考虑到住宿条件等因素,楼面较小的大厦在改建方面通常会更加实用。

世邦魏理仕经过估算得出,香港大约共有186栋甲级写字楼适合改建为住宿。假设这些写字楼的实用率为七成,如果将其中三分之一的合适空间改建为住宿,同时保留其余空间用于以产业为主的枢纽中心商业用途,那么预计可产生380万平方呎的总建筑面积,这可能会带来19000至38000个住宿单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甲级写字楼外,乙级办公室市场也存在着同样的机遇,目前该市场约有500万平方呎的空置空间。

本文围绕香港写字楼市场的高空置率问题,详细阐述了世邦魏理仕报告中提出的多种应对策略,包括打造产业生态系统、采用枢纽型商厦模式、进行写字楼改建等,同时提及了甲级和乙级写字楼市场在改建住宿方面的潜力,为香港写字楼市场的转型提供了多维度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087.html

(0)
IsaiahIsai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