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情况,介绍了本周多家公司发布的新回购预案,统计了今年内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数量及金额,还分析了已完成回购公司的情况、正在或即将回购公司的规模,同时提及部分拟高额回购公司的详情以及部分公司的业绩表现。
本周以来,资本市场上有不少动态,多家公司纷纷发布了新的股票回购预案。在3月19日,星帅尔和科兴制药这两家公司对外公布了回购预案;而在3月18日,药明康德与森鹰窗业也发布了相关的回购预案。其中,药明康德发布的公告显示,其拟回购金额高达10亿元,这一巨额回购计划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统计以集合竞价方式进行的回购,并且将回购目的不包含股权激励注销、重组、盈利补偿等情况的公司纳入统计范围。今年内累计已经有107家公司新发布了股份回购预案。若以拟回购上限来统计,这些公司的总回购金额超过了170亿元。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在股票回购方面的积极性呈现出有增无减的态势。
截至目前最新的数据,已经有4家公司顺利完成了回购计划,它们分别是唯万密封、星源材质、壶化股份以及新宝股份。其中,星源材质和新宝股份完成的回购金额接近亿元。将这4家公司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告回购金额上限相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完成率均达到了90%以上。特别是星源材质和新宝股份,完成率均逼近100%,这充分显示出这些公司在回购履约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在剔除上述已经完成回购的4家公司之后,目前正在开展回购工作或者即将进行回购的公司还有103家,这些公司合计拟回购上限达到了167.7亿元。从回购金额上限的角度来看,有9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达到或超过了5亿元。其中,药明康德、郑煤机、复星医药这三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最高,分别为10亿元、6亿元、6亿元。
3月17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拟回购3亿元 – 6亿元的公司股份。其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者回购专项贷款,回购价格上限为30元/股。此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者员工持股计划。
早在3月12日,郑煤机就发布公告表示,拟回购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的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元/股,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除了上述这9家拟高额回购的公司之外,还有55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上限达到或超过了1亿元。像南玻A、广大特材、京新药业、华菱钢铁等公司,它们的拟回购上限均达到或超过了4亿元。
在上述拟回购金额达到1亿元的公司中,已经有40家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数据(包括业绩预告、快报、年报)。若以预告下限来统计,其中净利润出现增长的公司有10家,业绩出现亏损的公司有13家,还有17家公司的业绩呈现下滑态势。
红棉股份在业绩增长方面表现突出,预增幅度最大。该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亿元 – 5.3亿元,同比增长568.16% – 608.24%。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完成了与控股股东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资产置换程序,成功转型为食品饮料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和运营企业。
今年1月,红棉股份发布了回购预案,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金额为5000万元 – 1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3.68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在1359万股至2717万股,占总股本的0.74%至1.48%。
从回购占总股本比例来看,有10家公司拟回购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了3%。其中,广大特材的拟回购数量占比最高,达到了7.12%。该公司年初公告称,计划斥资2亿元 – 4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6.22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762.78万 – 1525.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6%至7.12%。
京新药业的回购比例也不容小觑。公司在今年1月公告计划回购拟2亿元 – 4亿元公司股份,到了3月份又对回购计划进行了调整,将回购金额调整至3.5亿元 – 7亿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75% – 5.49%。此外,能特科技、康达新材、海利得、顺发恒业、雅创电子的回购比例也位居前列,均超过了4%。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情况,包括本周新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已完成回购公司的履约情况、正在或即将回购公司的规模及金额。同时,还分析了部分拟高额回购公司的具体安排以及部分公司的业绩表现。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积极性较高,且不同公司在回购规模、业绩等方面存在差异。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