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多元课程助力基层善治

本文围绕 2025 年 4 月 1 日徐汇区斜土街道举行的社区治理学校开班动员会展开,介绍了学校开设的背景、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形式以及开班首日的“第一课”等情况,展现了斜土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积极实践。

在 2025 年 4 月 1 日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徐汇区斜土街道隆重举行了 2025 年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开班动员会。随着动员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 3 个主体班次的赋能培训全面启动,这无疑为斜土街道的基层治理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聚焦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多元课程助力基层善治

或许有人会问,什么是社区治理学校呢?它开设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此次社区治理学校的开设,是斜土街道深化创新“三心三先”基层治理机制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所谓“三心三先”,即党员先想、党员先议、党员先行,以“初心”引领“彤心”业委会、“凝心”物业。同时,这也是斜土街道持续拓展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有效方法的具体实践,旨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据斜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 年社区治理学校一共设置了 3 个主体班次。这 3 个主体班次分别是社区党校赋能培训、“日晖有新”社工赋能成长营和“亲邻楼组”社区治理赋能工作坊。培训对象广泛,覆盖了机关事业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工作者、楼组长等治理骨干,预计参训人数将近 800 人次。如此大规模的培训,将为斜土街道的基层治理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

那么,参训人员来到社区治理学校究竟能学到些什么呢?培训又是如何设计为基层治理“蓄势增能”的呢?记者在深入了解后得知,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可谓独具匠心。除了传统的教育专题党课之外,学校还紧密结合人民城市建设、城市更新项目等实际情况,开设了先锋党课、情景党课、实务培训等多元化课程。这些课程致力于全面提升党建引领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让参训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治理工作的需求。

针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需求和为民服务能力的提升,培训特别强调了群众工作方法与片区治理工作的实践运用。为此,学校专门设置了“社区治理与城市更新”“满意物业”“社区自治共治”“创新课程”“平安与法治专题”等五大专题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确保了培训内容能够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让社区工作者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讲究“活”字为先。除了传统的线下培训、集中授课之外,学校还创新性地增加了线上答疑、圆桌论坛、团队拓展、情景模拟等多种赋能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旨在提升参训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特别是结合居民区自治项目的打造,学校设计了“理论 + 项目”模式。通过项目化全流程指导,推动学习成果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培育居民区自治品牌项目,进而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良好氛围。

聚焦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多元课程助力基层善治

在开班首日,社区治理学校特别邀请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建理论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李威利,为学员们带来了意义非凡的“开班第一课”。李威利副教授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绣花针工作法”为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基层治理的实践案例,并系统总结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绣花针”工作法。他用生动形象的讲解,教授学员们如何用好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让学员们对基层治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 2025 年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治理学校开班的相关情况,包括开设背景、主体班次、培训内容与形式等,展现了街道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和灵活的培训形式,以及专业教授的授课指导,有望提升基层治理骨干的能力,推动社区治理形成良好氛围,促进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2233.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