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合办的首届“大湾区文化体验与实践”课程之“岭南文化保育青年创客工作坊”活动在广州举行的情况。活动围绕岭南文化溯源、城市文脉导赏、非遗技艺传承等核心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让香港教育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子深入体验岭南文化,促进了粤港青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让青年学子能够亲身走进岭南文脉,感受其独特魅力,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广州盛大举行。这便是由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合办的首届“大湾区文化体验与实践”课程之“岭南文化保育青年创客工作坊”活动。
此课程得到了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国家与国家安全教育联课及服务学习课程”项目的大力支持,由梁源博士和赖志成博士领衔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岭南文化溯源、城市文脉导赏、非遗技艺传承这三大核心内容展开。通过服务式学习与跨校交流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为参与者打开了一扇感知湾区文化底蕴的窗口,成功为粤港青年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大湾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为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溯源西关:探寻广府文化根脉
活动伊始,57名香港教育大学的学生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广州城市文脉的寻根之旅。广外中文学院院长陈恩维教授和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任袁瑾教授,以精彩绝伦的岭南文化专题讲座,为学子们开启了广府文化的神秘大门,深入解读了广府文化的起源以及那丰富多元的内涵。
随后,资深导赏员叶嘉良老师带领香港学子走进了充满魅力的永庆坊街区。在这里,传统非遗与潮流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学子们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感受着岭南的历史文化,尽情领略着西关老城区那独一无二的韵味。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粤剧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详细了解了粤剧的起源、独特的唱腔、令人惊叹的特技以及精美绝伦的戏服头饰。在荔湾博物馆,他们又被广州商贸文明的悠久历史和西关大屋的建筑之美所深深震撼。当学子们乘船游览荔枝湾涌时,那“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优美诗句仿佛化为了眼前的真实画卷,他们真切地领会到了岭南水乡的韵味,还饶有兴致地聆听着荔枝湾涌上十二座风格各异的桥梁背后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相聚广外,共建青年创客工作坊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首届“岭南文化保育青年创客工作坊”作品展演在广外精彩上演。香港教育大学的同学们精心布置了12个文创摊位,瞬间吸引了广外120名同学前来参与体验。在多元的创作模式和开放的创作氛围下,各小组的展演作品可谓是精彩纷呈、极具吸引力。比如“向世界说好东山故事”有声电子书系、“茶楼雅韵——粤港莲香楼大不同”短视频作品,生动地展示了广州东山与西关的深厚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出了粤港两地同宗同源的文化资源。手工体验系列作品同样毫不逊色,珐琅工艺品制作、岭南押花技艺体验、“通草的世界”“广州东山古建筑教学”技艺体验、仿制满洲窗、广式宫灯DIY体验活动等,让两校学子切实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尽情体验到了文化交流与创意分享的无穷乐趣。还有那些结合热门游戏玩法来宣传广府文化的作品,像“东山建筑:文化宝藏寻踪”“游戏中的西关建筑文化之旅”“七十二家房客过三关”“东山文化大富翁”游戏等,充分考虑到了年轻人的兴趣喜好,真正让两地青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
据悉,自今年1月起,香港教育大学的学生就在粤港两地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用心创作反映岭南文化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广外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东山 +”青年创客团队给予了香港教育大学同学大力协助,在作品设计、现场展示和互动环节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通过本次活动,粤港两地高校学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合作,他们凭借文化体验与专题研学的方式,为构建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共享式课程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粤港两地高校的协同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届“大湾区文化体验与实践”课程之“岭南文化保育青年创客工作坊”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活动围绕岭南文化展开多个环节,包括文化讲座、城市导赏、作品展演等。香港教育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子积极参与,通过多种形式深入体验岭南文化,增进了粤港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大湾区文化传承创新和高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