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回收新趋势:化学与生物法引领未来

本文围绕PET回收展开,介绍了国金证券的研报观点,包括国内PET回收现状,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的特点、发展情况及前景,全球布局化学法回收的企业类型,还给出了投资建议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据智通财经APP消息,国金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国内在PET回收领域的布局已历经较长时间,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集中于物理回收赛道。目前,PET回收以物理法为主,其产业链和工艺相对成熟。然而,随着后期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化学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当下,我国布局化学回收的企业数量较少,那些能够率先实现经济性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有望在行业中抢占先发优势。此外,现阶段生物法仍面临酶活性低、生产成本高的难题,而AI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大幅缩短基因和蛋白改造的时间,通过机器计算和模拟降低改造成本,进而加速提升生物法PET降解的效果。

国金证券的主要观点如下:

物理法:行业基础较好,但拓展受限

国内对PET回收的布局时间不短,但长期聚焦于物理回收赛道。在终端产品的改性和优化过程中,对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许多小规模且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只能对产品进行降级应用,例如生产填料、地毯丝等。同时,由于物理回收对原材料有特定要求,大多以PET瓶为主,回收水平相对较高,后续进一步拓展存在局限。而且我国禁止废旧塑料进口,因此解决来料问题成为部分企业拓展业务时需要考虑的方向,这也促使部分企业规划出海布局生产基地。与之相比,化学法仍处于不断突破的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化学法:扩展原料范围,发展潜力大

化学法能够显著扩大PET回收的原料范围,从瓶片延伸至纤维、膜材等。废旧纤维回收率低、价格便宜,原料成本相对可控,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不过,目前化学法的工艺路径尚未完全成熟,多数大型企业采用热解工艺进行油品等回收,PET专项回收循环技术实现量产的企业较少,成本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但已有企业率先取得了初步的技术突破,若有企业能形成规模效应并有效控制成本,有望获得先发优势。而生物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生物法:拓展来料范围,工程化待成熟

从生物法的反应路径来看,它可以拓展PET回收的来料范围,实现高值利用,在产品布局方向上有更广泛的延伸空间。但目前其工程化应用尚未成熟,成本仍然较高。

化学法和生物法:加速发展可期

化学法生产的rPET与原生PET的性能接近度高,已具备在多个领域应用的基础。目前国内已有采用物理法路径参混部分泡料进行降级应用的情况,也有少数化学法工艺用于纤维生产。随着化学法工艺的进一步成熟和装置规模的扩大,预计化学法rPET的经济性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能够率先满足下游“绿色”品牌的市场需求。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合成生物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酶降解工艺有望加速发展。现阶段生物法面临的酶活性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有望借助AI人工智能大幅缩短基因和蛋白改造的时间,通过机器计算和模拟降低改造成本,从而加速提升生物法PET降解的效果。

全球企业布局:巨头与初创各有优势

全球布局化学法PET回收的企业主要包括大型化工巨头企业和单一领域的初创型企业。大型石化企业前期具备产业链基础,多数选择热解工艺实现有效协同布局,同时也通过外部合作开辟新的回收路径,以适应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初创型企业大多采用新路径或新工艺,在专项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方面相对领先,但多数初创企业在资金、工程化能力和经验方面相对不足,导致部分项目的落地时间较长。

投资建议

随着PET再生材料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将极大地带动行业需求,行业潜在发展空间巨大。以下几类企业将相对受益:一是能够实现PET回收高值化应用的企业,这类企业能够满足下游领先企业高端服装的产品需求,从而在产品定价上获取盈利空间;二是能够扩展应用原料、实现低成本管控的企业,它们可以突破传统PET回收的限制,使用成本更低的原材料进行生产,降低外部约束带来的不可控风险,形成成长空间;三是能够突破技术和工艺路径障碍,采用生物法或化学法实现经济性生产rPET的企业,有望在成本和市场方面实现双重突破。

风险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该行业存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产业链配套发展不均衡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变动风险、需求波动风险以及石化产业链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本文全面分析了PET回收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物理法是目前的主流回收方式,但存在拓展局限;化学法和生物法虽面临一些挑战,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化学法有望在未来满足更多市场需求,生物法借助AI也可能实现突破。全球企业在化学法PET回收领域各有优势和不足。投资方面,几类具备特定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但行业也面临多种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692.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