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围绕当下热门的露营消费展开,阐述了新消费形态创造新岗位的现象。通过介绍户外装备公司销售增长、新职业的涌现以及文创伴手礼等新消费增长点,说明消费与就业的双向促进关系。同时指出政策支持对就业市场的积极作用,强调就业与消费相互促进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在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社交平台上“人应该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这一话题热度爆棚,网友们想要亲近大自然的热情简直要溢出屏幕。当下,正是走出家门、拥抱自然的绝佳时机,“露营”消费近期可谓十分火爆。在浙江的一家户外装备公司生产车间里,十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该公司相关人员透露:“今年一季度,我们的销售额约为一亿元,同比增长了5%。”每天都有四五万把休闲椅从生产线上诞生,准备送往市场。
网友们一方面忙着下单购买露营装备,另一方面也在催促“休闲露营地管家”尽快上岗。当消费旺季来临,产能需求不断增加,产品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这必然会吸引更多劳动者参与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点开花的新消费形态正在不断创造着新的岗位。消费新热点成功转化为就业新渠道,促消费与惠民生这一体两面的关系,在此时也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前几天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置于首位,这其实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重要信息:提振消费的根本在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就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二字被反复提及,这深刻地指出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与就业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当前新消费与新岗位的双向奔赴,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从露营消费的火爆场景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出来玩”背后蕴含的巨大消费市场,更看到了新质生产力为职业序列带来的新变化。新消费场景催生出的岗位如同一棵棵新枝,不断抽出嫩芽。以迅速崛起的“探店经济”为例,探店达人通过真实的体验分享,将线上“种草”转化为线下消费,用精彩的内容创作挖掘出一个个消费新场景。这些探店达人被官方认定为“生活服务体验员”,这也是去年我国发布的19个新职业和28个新工种之一。新职业新岗位的出现激活了消费需求,而新的消费又为从业者创造了新的创业、就业岗位。截至2024年11月,某短视频平台就有超过336万人靠探店获得了收入。
文创伴手礼也是一个新的消费和就业增长点。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从2019年的200多万元一路增长到2023年的4000多万元,这一显著的增长直接带动了20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人数更是达到了15000余人。这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到的“聚焦商贸、物流、文旅等领域,分类制定提升服务品质”相呼应。“提升”二字意味着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从业者投身到这些领域。
由此可见,消费品质的提高推动着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完善,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2025年春招首周,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219%,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均同比增长。所以,聚焦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的职业工种,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增长潜力,能够助力我国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一头系着国家的经济大局。随着“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政策陆续出台并释放效力,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举措正蓄势待发,为劳动者打开了更多的就业门路。为了将创造岗位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企业中,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了667.4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建立岗位归集发布制度,及时对接相关产业发展和重点投资。当政策为就业市场保驾护航,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形成强大合力,扎实推动提振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快更好地落地见效,我们的就业市场必将迸发出更强劲的活力。就业与消费的双向促进将稳稳托起千家万户,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以露营消费为切入点,展现了新消费形态创造新岗位的趋势,如探店经济、文创伴手礼等新消费领域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消费品质提升推动产业链完善,创造更多岗位。同时,政策支持为就业市场助力,各方合力将促进就业与消费双向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