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展开,详细阐述了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在消费市场、市场结构、消费者体验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记者从北京于3月20日发回的报道了解到,依据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资格校验系统数据平台所呈现的信息,截至3月18日,已有4219.3万名消费者积极申请了5225.1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在这些申请者当中,成功完成购买的数量达到了2254.6万件,实现的销售总额高达669.5亿元。
自1月15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之后,补贴政策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从整体情况来看,政策的开局态势良好,实施过程进展顺利,并且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在1至2月期间,通讯器材类的零售总额达到了159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高达26.2%。这一增速相较于2024年同期提升了10个百分点,在16大类消费品的增速排名中位列榜首。
补贴政策犹如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手机等购新补贴政策于1月20日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第三方数据清晰地显示,在政策启动的首周,全国手机的销量成功突破了1000万部。这一数据不仅创造了自2020年以来单周销量的最高纪录,而且与上一周相比,环比增长率达到了73.8%,成为自2018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周。自政策实施以来,价格在6000元以下的手机,其周均销售量和销售额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分别增长了13.7%和23.5%。
补贴政策还带动了市场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补贴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手机消费市场的结构正逐步向中高端方向迁移。平台企业的数据表明,价格区间在2000元至4000元以及4000元至6000元的手机,其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2.1%和22.3%。与补贴政策实施之前相比,这两个价格区间的手机市场份额分别增加了8.1个和6.9个百分点。
消费者的体验也因为补贴政策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12月到2025年春节期间,市场上有500余款机型进行了价格下调,平均降幅达到了9%。其中,有26款原价在6000元以上的机型,在政策启动之后价格降至6000元以内。此外,政策的实施还促使手机AI功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在政策启动的首周,搭载AI大模型功能的手机销量与上一周相比,环比增长了102.5%。
补贴政策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初步统计,全国参与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的线下市场主体数量超过了3.3万户,涉及的门店数量超过7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超过35万人。截至目前,手机线上销售量占比为33%,线下销售量占比为67%。
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全面展示了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实施后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效。该政策不仅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带动了市场结构向中高端迁移,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还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消费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双赢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