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后迎来首批入境旅客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海关通关监管区域的智慧卫检一体化查验通道、行李预检等智能化通关流程,以及通关时效的提升和旅客的良好体验。
在3月20日的零点钟声敲响之际,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揭开了它崭新的面纱,开始投入使用。这座全新的航站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航空领域绽放着光芒。而在当天的23时30分,一架从日本大阪远道而来的入境航班,缓缓降落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飞机稳稳地停靠在T3航站楼那崭新的廊桥边,舱门打开,迎来了T3航站楼的首批入境旅客。他们带着旅途的疲惫与期待,踏上了这片新的土地。
当旅客们穿过廊桥,走下扶梯,眼前缓缓出现了6条智慧卫检一体化查验通道。这里是全新打造的海关卫生检疫区,仿佛是一道严密的防线,守护着国门的安全。每条通道都配备了卫检一体化智能闸机,这可不是普通的闸机,它集成了红外测温、核辐射监测等多达8项功能。这些功能就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将国门生物安全防线大大前移,堪称国门的“第一道防线”,为旅客和国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您好,您的信息核验无误,请通行!”随着智能闸机清晰地发出提示音,完成信息核验的旅客便顺利通过闸机,进入了手提行李物品预检区。兰州海关所属中川机场海关旅检一科科长刘岚介绍道:“在智慧卫检一体化查验通道,入境旅客的通关流程变得极为简便。他们只需进行人脸识别或者扫描护照信息,就可以一站式完成健康申报、身份核验、体温与核辐射监测等多个环节的检查。通过闸机后,旅客们只需将随身的行李物品放入X光机进行扫描,就能轻松完成手提行李物品的预检。与以往旅客先通过海关卫生检疫区,提取行李过检后再通过海关行李物品监管区的繁琐流程相比,现在单名旅客的通行时间足足缩短了50%,通关时效得到了大幅提升。”
旅客们来到到达大厅的行李提取处,会发现先期机检CT机正在有条不紊地逐一扫描旅客的托运行李物品。在幕后,CT机智能审图系统依托着百万级样本数据库,就像一个聪明的“大脑”,同步对旅客的托运行李实行“三维透视+AI识别”。经过预检的托运行李物品已经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它们的主人来领取。
刘岚接着介绍说:“在行李转盘的另一边,设有5个行李物品拦截通道,并且配备了智能闸机。入境旅客的手提和托运行李在完成预检后,我们会对那些需要进一步检查的行李物品进行布控标记。当旅客通过拦截通道时,智能闸机就会像敏锐的“侦探”一样,识别出被布控的行李物品,并发出报警提示音,提醒旅客配合做好海关检查。而那些无需检查的行李,旅客可以直接提离,真正实现了海关监管的‘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滴,请通行!”随着闸机再次发出提示音,第一名旅客顺利完成了全环节的检查,快速通关。旅客刘先生兴奋地说:“全程无感通关,这些智能化设备真是高效又便捷,从卫生检疫到完成海关行李查验仅仅用了12分钟!”他对这次入境通关体验赞不绝口。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海关通关监管区域还对健康申报核验、体温监测等环节进行了优化。借助新的监管设施,实现了旅客从下机到提取托运行李全流程的“无感通关”。同时,这里还复制推广了14个航空口岸智慧旅检业务场景,整合了航空器登临、申报核验、人员检疫监管、行李物品监管等流程环节。通过新技术将人员与行李物品信息进行绑定,在一体化智能闸机通道,在合并海关卫生检疫流程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旅客手提行李与托运行李双预检”模式,提前完成了行李物品的分类监管与布控,让通关过程更加高效顺畅。
本文详细介绍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后首批入境旅客的通关情况,重点阐述了海关通关监管区域的智能化通关流程和设施,包括智慧卫检一体化查验通道、行李预检等。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通关时效,让旅客享受到“无感通关”的便捷体验,还加强了海关监管的有效性,实现了高效顺畅的通关,展示了航空口岸的智慧化发展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