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拉客”违规,券商行业顽疾待解,违规“拉客”成券商通病,如何界定与根治?

本文聚焦券商行业“拉客户”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以华西证券重庆分公司委托第三方拉客受罚为例,深入剖析了券商违规“拉客”的多种形式、界定违规的维度,探讨了该行业顽疾难以根治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在券商业务拓展中,“拉客户”是常见操作,但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触碰监管红线。财联社3月22日消息(记者 王晨),近日,券商行业再次因违规“拉客”问题引发关注。

华西证券重庆分公司就因员工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第三方招揽客户,被重庆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经调查发现,该分公司存在对员工执业行为管理缺失的问题,违反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重庆证监局要求其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事实上,2024年以来,华龙证券、天风证券等多家券商也因类似违规行为接连受到处罚。

这看似常见的违规行为,背后却有着复杂的界限。为何券商总是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又该如何界定“第三方招揽”是否违规呢?从过往案例来看,违规行为大多涉及主体越界、利益输送以及业务越权等情况。比如委托无资质人员拉客、通过返佣诱导第三方、放任第三方介入开户指导等。而业绩压力与合规成本之间的博弈,部分券商为了冲击业绩默许“走捷径”,或许是这一乱象产生的根源。

华西证券营业部委托第三方拉客户被罚

3月21日,重庆证监局发布一则罚单公告。公告显示,华西证券重庆分公司所辖证券营业部部分员工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第三方招揽客户,同时分公司对员工执业行为管理不到位。

华西证券“拉客”违规,券商行业顽疾待解,违规“拉客”成券商通病,如何界定与根治?

根据罚单内容,华西证券重庆分公司违反了《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和《合规管理办法》中的多项规定。重庆证监局责令其立即整改,追究相关责任,并加强内部合规培训。若该分公司不服处罚,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

这看似普通的处罚背后,其实反映了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记者梳理发现,仅2024年至今,就有华龙证券、天风证券、长江证券、国金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因类似问题受到处罚。

违规“拉客”花样多,哪些行为可能“触雷”?

那么,究竟什么是“委托第三方招揽客户”呢?一位合规人士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这就好比开餐厅,老板只能让自家员工发传单,如果让隔壁奶茶店的小哥帮忙拉客,还偷偷给提成,就属于违规行为。”

记者根据过往此类违规行为进行梳理,发现以下几种行为均可能“触雷”:

一是主体越界。部分券商委托无证券从业资质的银行员工、互联网平台人员甚至亲友来招揽客户。例如,国金证券成都青白江青江东路营业部曾因在银证合作中违规委托证券经纪人以外的个人进行投资者招揽、服务活动而受到处罚。去年9·24行情期间,券商员工能否在朋友圈挂开户链接也曾引发广泛争议。

二是利益输送。券商通过支付佣金、赠送礼品或报销费用等方式“激励”第三方。去年九月,北京证监局的罚单显示,长江证券北京万柳东路营业部存在委托无资质第三方进行客户招揽、委托无资质第三方进行基金销售以及向第三方返还佣金、销售提成等问题。

三是业务越权。第三方直接介入开户指导、风险测评等关键环节,甚至伪造流程。这一点常常容易被忽略,若从业人员委托无资质的第三方介入开户指导、风险测评等关键环节,也有可能构成违规。

界定难在哪?合规人士划重点

“委托第三方”的边界看似清晰,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某券商合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员工私下让朋友帮忙推荐客户,若没有利益交换,算不算违规?亲属主动宣传业务,员工是否要担责?这些问题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记者多方了解到,界定违规需要综合考虑以下三大维度:

一是看主体资质。要考察第三方是否具备证券从业资格,是否与券商存在利益冲突。根据相关法规,如果券商员工委托的是证券经纪人以外,且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的人员,如银行员工、未注册的劳务派遣人员、互联网平台人员等进行客户招揽,可认定为违规委托第三方。同时,证券经纪人只能接受一家证券公司委托,从业人员不得在其他机构兼职,不得存在利益冲突。若违反此规定,也属于委托第三方招揽客户的范畴。

二是看行为表现。要关注是否有明确的委托指令,是否存在经济利益关联,第三方是否介入核心业务。券商员工明确指示或请求非证券经纪人的第三方帮助招揽客户,包括给予相关人员客户名单、让其帮忙宣传券商业务、推荐客户开户等行为,均属于“委托第三方”。委托行为往往伴随着利益输送,若发现券商员工与第三方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可作为界定依据。如果第三方实质性介入了招揽的过程,即使券商员工没有明确的委托指示,也可能被认定为券商员工间接委托第三方招揽客户。

三是看管理责任。要判断券商是否知情,是否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若券商员工对第三方的招揽行为是知情的,并且有授意或默认的情况,则构成违规。但若员工对亲友的自发推荐毫不知情,则可能免于追责。若证券公司对员工行为管理松懈,默许甚至纵容员工私下与第三方合作招揽客户,或者未对合作的第三方进行资质审核,可作为界定参考因素。

行业顽疾为何难根治?

委托第三方招揽客户的现象屡禁不止,背后反映的是券商行业的“业绩焦虑”与合规成本之间的博弈。

当前,传统经纪业务竞争激烈,部分营业部为了扩大规模,默许员工“走捷径”。一位从业者坦言:“银行网点、互联网平台有现成客户资源,谁不想借力?”另一方面,合规管理也存在漏洞。部分券商对第三方合作审核流于形式,员工培训“走过场”,甚至将合规视为“绊脚石”。“有些营业部明面上禁止,私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述从业者表示。

那么,如何根治这一顽疾呢?业内人士提出了几点建议:在技术防控层面,可以通过开户系统追踪客户来源,禁止非认证渠道接入;在考核改革层面,转向财富管理转型,降低对经纪业务的依赖程度;在文化重塑层面,将合规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建立“不敢违规、不能违规”的机制。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层近年来已加大科技手段的应用。例如,有券商启用AI监测识别“第三方合作”等关键词。

本文围绕券商违规“拉客”问题展开,通过华西证券重庆分公司受罚案例引出行业普遍存在的委托第三方拉客乱象。详细介绍了违规“拉客”的形式、界定违规的维度,分析了该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是业绩压力与合规成本的博弈以及合规管理漏洞。最后业内人士提出了从技术防控、考核改革、文化重塑等方面根治这一顽疾的建议,监管层也在加大科技手段应用,以促进券商行业合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237.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