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司马南被税务部门稽查一事,深入剖析其以“爱国”为幌子,实则进行资本操盘、偷税漏税的行为,以及他精心打造的商业闭环和危机公关手段,揭示了此类“伪爱国”行为的本质和危害。
当北京市税务局用“隐匿收入、虚假申报”这八个关键的字,确凿地钉死了其违法事实,那个平日里日均发布三条“爱国檄文”的所谓大V,终于毫无保留地露出了“资本操盘手”的真实面目。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2023年夏天被立案稽查的时候,司马南还在视频里表现得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地说道:“某些人吃着国家的饭,砸着百姓的锅!”而如今再去回味这句话,它仿佛成了司马南精准的自我画像。根据税务部门披露的信息,他通过境外公司转移收入、拆分合同来避税的操作手法,和那些被他在口头上严厉批判的“黑心资本家”简直如出一辙。
当爱国主义被司马南利用,沦为了他收割流量的工具,所谓的“司马南模式”简直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反面范本。司马南是一位深谙“愤怒经济学”的操盘手,他用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精心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商业闭环。他先是在微博上义正言辞地怒斥资本垄断,以此来收割大量粉丝;然而转眼之间,他就在抖音上开启直播带货,疯狂地收割韭菜。白天,他痛骂美帝霸权,收获了无数人的掌声;可到了晚上,他却在绞尽脑汁地计算避税路径,忙着套现收益。
他精心设计的“爱国矩阵”,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商业奇观。头条号负责输出“反美炮弹”,以此来积累政治资本;微信公众号则推送付费阅读内容,实现内容变现;短视频平台开展知识付费活动,完成对粉丝的收割。
更令人惊叹的是,当舆论危机爆发时,各个平台立即启动了“交叉掩护”机制。微博发布律师声明,今日头条推送“正能量文章”,B站更新国际时评,以此来转移公众的焦点。这样一套行云流水的危机公关手段,恐怕连某些上市公司都要自叹不如。
【第三幕:900万罚单照出的“皇帝新衣”】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当执法铁拳落下的时候,市场其实早就已经用脚投票,无情地揭穿了这场如同“皇帝的新衣”一般的闹剧。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900万的巨额罚单,司马南的危机应对依然保持着“舆论游击战”的惯性。他先是放出“配合调查”的烟雾弹,接着在今日头条推送“依法纳税是公民义务”的雄文,最后在微博晒出书法作品“清者自清”,全套操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但这种“道歉声明当护身符,书法作品作挡箭牌”的公关策略,与其说是在进行危机应对,倒不如说是对公众智商的二次羞辱。
当“爱国”成为某些人的提款密码,当“反美”化作逃税者的保护色,司马南事件早已远远超越了普通偷税案的范畴。这场荒诞剧最深刻的警示在于:那些靠贩卖爱国主义来牟利的“伪旗手”,最终必将被真正的时代洪流所无情吞噬。正如某官媒一针见血地锐评所言:“爱国是信仰,不是生意;流量会褪色,税单永留存。”
或许只有当900万罚单化作悬挂在所有“爱国表演艺术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我们才有可能重建一个清朗的舆论生态。
本文揭露了司马南以“爱国”为幌子,行资本操盘和偷税漏税之实的行为,包括其独特的商业闭环、精心设计的“爱国矩阵”以及危机公关手段。指出司马南事件超越普通偷税案,警示靠贩卖爱国主义牟利的“伪旗手”终将被时代淘汰,强调只有让此类违法成本成为高悬之剑,才能重建清朗舆论生态。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