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健康成优先之选,国民睡眠现状亟待改善!

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主题及《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展开,详细阐述了国民睡眠的新趋势,包括夜间平均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不同人群(如大学生、肥胖人群)的睡眠情况,还强调了睡眠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睡眠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并呼吁全社会重视睡眠健康。

3月21日,迎来了世界睡眠日。在这一天,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第25个中国主题——“睡眠健康 优先之选”。与此同时,在主题发布会上还发布了《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披露了国民睡眠的一系列新趋势数据。

夜间平均睡眠时长提升,但仍爱熬夜

此次参与《白皮书》研究的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学历、职业、收入及生活习惯的人群,累计招募志愿者超过15万人。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表明,从超15万人的可穿戴设备数据来看,国民已经开始关注夜间睡眠时长了,不过熬夜的习惯依旧存在。

《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国民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然而,其中有26%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特别是36岁 – 45岁的中年人,他们的夜间睡眠时间最短,仅有6小时44分钟。从入睡时间方面来看,受访人群平均入睡时间为00:18分,超过半数的人都是在零点之后才入睡。

睡眠健康成优先之选,国民睡眠现状亟待改善!

专家黄志力建议:“茶和咖啡中引起觉醒的物质是咖啡因,而咖啡因的半衰期是6个小时,所以对茶和咖啡敏感的人,下午3点以后就不要再喝了。”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大学生群体的睡眠情况也不容乐观。仅有21%的大学生能在零点前入睡,25%的大学生要到凌晨2点后才入睡,还有32%的大学生早上9点后才醒来。而且,有39%的大学生每日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并且随着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的增加,入睡时间会更晚,起床时间也更晚。

睡眠健康成优先之选,国民睡眠现状亟待改善!

肥胖人群夜间清醒次数更多

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次调研显示,BMI≥24的人群占比达到了54%,超重肥胖的形势非常严峻,急需引起重视。

而肥胖与睡眠质量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白皮书》显示,肥胖人群入睡更晚,睡眠时长更少。他们夜间睡眠比正常人群少近20分钟,入睡时间晚13分钟。BMI≥28的人群相较于BMI<28的人群,夜间平均清醒次数增加0.2次,平均睡眠得分少1.81分。

睡眠健康成优先之选,国民睡眠现状亟待改善!

睡眠是人体与生俱来、自然发生的特殊生理功能。良好的健康睡眠有助于身体机能的修复和精神能量的恢复。众多研究表明,健康的睡眠需要足够的时间长度、优良的睡眠质量、适宜的入睡时间以及规律的作息,同时不能存在睡眠障碍或紊乱。这对于代谢调节、情绪控制、行为表现、记忆巩固、学习和大脑恢复过程都十分重要。国际睡眠组织公认睡眠、营养和锻炼是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而睡眠更是基石中的基石,充分强调了充足和持续睡眠的重要性。

然而,当前睡眠问题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它与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心脑血管损伤、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受阻以及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健康隐患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联体系。与会专家强调,睡眠是人体最好的补品,健康的睡眠能够从多个方面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睡眠时间短的人,患冠心病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48倍,中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1.15倍。

中国睡眠协会联合专家共同呼吁,睡眠是预防重大慢性病的优先之选,是身心健康的优先之选,是美好生活的优先之选。希望全社会能够理解并积极行动起来,正确选择行为方式,优先考虑和保护我们的睡眠,共同开启睡眠健康的新时代。

本文基于世界睡眠日发布的《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揭示了国民睡眠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熬夜普遍、肥胖人群睡眠质量差等,同时强调了睡眠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睡眠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最后呼吁全社会重视并保护睡眠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593.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